了解到這些之後,方小悅就在心裏盤算了起來。

毫無疑問,如果能夠將工部完全掌控在自己手心裏,自己在京城的力量將會變得無比強大,就算是刺殺自己的幕後者也無法抵抗。

這並不奇怪,以他腦海裏的知識與工部所擁有的人力、物質等等資源相結合之後,所迸發出來的力量就不是10+10=20了,而是10的十次方=一百億!

當然,想要掌控工部,首先就得先立好自己的人設,同時將右侍郎大人架空或者清理掉。

要知道,這位右侍郎大人從考上進士之後,就入職工部,至今已經也有30年了。

在一個部門裏整整經營了30年,其人脈之深厚,肯定不是初來乍到的方小悅可以比擬的。

據方小悅的暗中觀察和打探,光是工部四司的四個郎中,就有兩個是右侍郎的嫡係,而主事之中,也有三人是其嫡係。

至於其下的所正、所副、大使、副使、提舉等等官員,也有兩成是拜入了右侍郎門下。

光這些官員,就使得右侍郎將小半個工部視為自己的家業了。

當然,如此一來,方小悅也沒有急著和右侍郎開戰,而是根據收集到的資料,寫了一篇《治河賦》。

而這一次,這篇治河賦就不是抄的,而是方小悅親手完成。

全篇總計三千六百壹拾貳字,其中不但整理了大澤國治河的各種技術,還將其化為了一篇歌賦,其水平之高,讓人驚歎無比。

隨著這篇治河賦流傳出去,方小悅的文名由此再度上了一個台階。

畢竟為官僅僅隻是吟詩作對,未免落了下層,而能夠將文章和技術結合起來,才是王道。

也正因為這篇治河賦的出現,使得工部內不少原本左搖右擺的中立派官員,不由自主的朝著方小悅靠攏。

其中官位最高的便是營繕清吏司郎中。

這位營繕清吏司郎中在工部為官的時間比右侍郎還長,隻不過脾氣頗硬,看不慣同僚的一些事情,受到排擠,因而在工部三十多年,方才混到郎中的位置上。

但也正是如此,其對方小悅的治河賦評價極高,認為左侍郎大人不但才華橫溢,也是個懂得技術的人,因而翻方才向方小悅靠攏。

而營繕清吏司郎中之下向方小悅靠攏的官員大多也都是這類性格和心態。

而有了官員靠攏,方小悅也很快就掌握了右侍郎的一些事情。

譬如這位右侍郎大人在就任右侍郎的短短五年時間裏,就在不知不覺之間,吞沒了工部所屬的兩千畝良田,並且還驅使工部所屬的佃戶為其耕種。

除此之外,其還以各種理由從寶源局等部門劃走了大量作為原材料的金銀,總計不下三萬餘兩銀子的價值。

當然,要說兩千畝良田、三萬兩銀子,對於一位右侍郎大人來說,倒也不算什麽。

畢竟像戶部左右侍郎,一年時間至少也能夠賺個數萬兩。

但這類事情都是隻能做不能說。

一旦有人將其揭露到光天化日之下,事情就麻煩了。

更何況,這位工部右侍郎之前為了晉升工部右侍郎,將工部所屬的萬餘畝田地送給吏部官員以及一位閣老,不得不說,著實膽大。

方小悅在查明了這些事情之後,就將這位工部右侍郎請到了春華樓喝酒。

那位工部右侍郎原本還以為這位方青樓是本性不改,想要在自己麵前炫耀其強大無比的作詩能力。

其就想著最多給個麵子到場看看,然後借有事告辭。

畢竟方小悅的官位比他略高,加上新官到任,他也不好過於直接的針對。

可等工部右侍郎到了春華樓之後才發現,到場的官員就隻有他與方小悅兩人。

無疑,按照官場的慣例,這就是有要事相談了。

“不知道方大人叫本官前來,有何事相商啊?”

一想到方小悅奪了自己的左侍郎之位,這位右侍郎大人的話語就有些不太好聽了。

“這次請張大人前來,乃是本官前段時間有人獻上一寶,特意請張大人前來鑒寶。”

對於張一新的話語,方小悅絲毫沒有半點生氣,畢竟等一會這位張大人恐怕就沒有這樣的氣定神閑了。

“呃?是何寶物?”

張一新心裏還想著是字畫,還是古籍什麽的時候,就看到方小悅取出了一本書。

嗯,準確來說,不是書,而是十多頁的折子。

張一新心裏還有點疑惑,而等他結果一看之後,臉色頓時就變得青紫無比。

沒法不青紫啊,上麵寫的全是他這些幹的“好”事。

這一下,他就慌了神。

別的不說,光是這折子往朝堂上一送,他就得立馬完蛋。

雖然像這種利用手中權力侵吞公共財物的事情,大家都在做,但之前就說過了,這種事情做得說不得。

“方大人,你這是何意?想要誣告本官?”

張一新心裏敲著鼓,眼睛瞪大看著方小悅,做出一副氣勢洶洶的模樣。

但他這幅模樣早就被方小悅看穿。

“張大人,您也不想這些事情讓大家知道吧?”

僅僅一句話,方小悅擊穿了張一新的心理防線。

沒法,這上麵寫的東西太詳細了,隻要有人一查,他就跑不掉。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他再也沒有抵抗的勇氣,隻能向方小悅低頭認輸。

而有了張一新這樣的老官僚協助,方小悅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他將接下來一段時間裏,陸陸續續趕到京城的道兵塞到了屯田司去種地,而那些奔馬營義勇則去放牧工部養殖的戰馬。

除此之外,方小悅在設計出曲轅犁的同時,還開始在工部所屬的農田上種植澱粉土豆。

曲轅犁的好處就在於比直轅犁更小更輕,不但節約了鐵料,還便於調頭轉彎,操作靈活,節約畜力。

一般來說,曲轅犁可以比直轅犁多翻一倍的地。

這無形之中就等於增加了民間的耕牛數量。

另外方小悅還推出了堆肥技術,水車技術等等。

在工部入職半年之後,方小悅就將皇帝陛下連同閣老們請到了工部所屬的一個莊子上。

要說皇帝陛下和閣老們是不屑於去的,畢竟他們對方小悅的感官並不算好。

但鑒於方小悅在朝會上吹噓的所謂土豆畝產量,他們還是來了。

畢竟眼見為實,耳聽為虛。

如果這次能夠抓住方小悅的把柄,那麽不管是皇帝陛下還是閣老們都會毫不留情的將他革職查辦。

謊報新作物畝產量,糊弄朝廷,這可是大罪,別管你是不是文豪、文聖,光這一點就足以讓方小悅下馬了。

看著枯黃一片的土豆藤,年過六十,身材胖圓圓的皇帝陛下臉色有些發黑:“方卿,這就是你所說的什麽土豆?”

“陛下別急,既然叫土豆,那麽果實自然是長在地下的。”

方小悅略微寬慰了一下皇帝,然後就親自動手,抓起一把鋤頭挖了起來。

旁邊跟來的幾位工部小官也不敢袖手旁觀,紛紛上前抓起鋤頭,幫著挖。

看到這一幕,閣老裏最年輕的李元慶不由得搖了搖頭:“真可是斯文掃地啊。”

作為閣老,又是當年殿試的榜眼,再加上他乃是長角李氏門閥的嫡次子,其對於農夫什麽的,可是絕對看不起的。

像方小悅這種泥腿子出身的家夥,他原本就很有惡感,現在又看到對方不顧三品大員的身份,親自下田挖地,就更讓他感覺不堪入目。

因而他索性轉頭和幾位閣老閑聊了起來,順便還拍了拍皇帝陛下的馬屁,恭喜對方新得二十七皇子。

皇帝陛下也是年紀大了,雖說他的身體都是道官采用珍貴藥材煉製的丹藥保著,但站了一會也有些累了。

跟在其身邊的大太監急忙就攙扶著皇帝陛下坐在了軟榻上。

作為皇帝,出行之時帶著一些生活用具也是合情合理的。

別說這軟榻了,皇帝出行時所用的馬車都如同小山一般,使用八匹同色白馬拉動,裏麵就是一棟房屋。

就在皇帝陛下剛剛坐下的時候,方小悅就挖出了第一窩土豆。

頓時幾位閣老就圍了上去查看。

這一窩土豆有十多個,最大的土豆足足有排球大小,最小的也有兩個拳頭大小。

“這就是土豆?”

看著這麽大的土豆,幾位閣老都震驚了,而剛坐下的皇帝也被吸引了過來。

“土豆可以直接水煮作為主食,也可以切片切絲做菜,還可以做成粉條,儲存時間長達數年之久。”

方小悅這麽一介紹,包括皇帝在內,在場眾人都是目瞪口呆。

“挖!全部都去挖!看看畝產多少!”

這個時候,不管是皇帝還是閣老都沒有了之前想要找茬的心思,而是急著想要看到實際畝產。

因而不但那些小官齊齊上陣,就連皇帝帶來的那些侍衛也黑著臉拿起了鋤頭。

當然,挖土豆主力還是工部所屬的佃戶。

很快,一畝地的土豆就挖了個七七八八,挖出來的土豆堆積在田邊,如同一座小山。

在稱過之後,皇帝、閣老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多少?”

“啟稟陛下,畝產七千斤!”

這並不奇怪,在神國土豆鎮種植的時候,澱粉土豆的畝產高達萬斤以上。

而工部的田地雖說比不上皇莊,但也是良田。

再加上方小悅推廣的堆肥技術,畝產達到七千斤都不奇怪。

畢竟這裏是沒有化肥的。

“七千斤?這豈不是一畝土豆等於三十畝小麥了?”

雖說皇帝以及閣老們的出身都很高,在很多事情上都有些不接地氣,但作為大澤國的掌權人,他們對各種糧食的畝產都是很清楚的。

一般來說,大澤國南方的小麥由於日照以及水肥的關係,良田畝產能夠達到三百斤左右。

而北方的小麥畝產大概在兩百斤左右。

因而綜合下來,小麥畝產兩百多斤。

現在這所謂的土豆竟然能夠達到畝產七千斤,簡直就是顛覆了他們的三觀。

“神物!神物!上天賜給大澤的神物啊。”

此時年紀最大的劉閣老已經激動得眼淚鼻涕一起下了。

“劉閣老,這土豆如果推廣出去的話,產量應該沒有這裏高,或許在三千到五千斤之間。”

方小悅這個時候還是打了個埋伏,將產量說低了一些。

畢竟這土豆推廣的工作肯定也是自己來幹,給人期望值太高的話,成績就不那麽明顯了。

“三千斤?就算是一千斤的畝產,這也是神物啊!”

劉閣老此時已經完全陷入到極度興奮之中,聽得方小悅這麽一說,當即就差點噴他一臉的唾沫。

不管怎麽說,隨著土豆此物一出,消息傳來,京城都沸騰了起來。

這並不奇怪,不管任何朝代,糧食的重要性都排在第一位。

皇帝和閣老看重的是有了此物之後,各地的饑荒就可以得到緩解,流民也不會再出現,對於國家的穩定無疑有極大的好處。

很快,朝廷就此事製定了周密的安排,甚至於原本要推選工部尚書的朝會都暫時取消了。

沒法,現在方小悅成了朝廷的金寶貝,需要他將土豆一事推廣出去。

要人幹活,自然就要有好處,而工部尚書一職就是懸吊在方小悅麵前的胡蘿卜。

也正是因為如此,方小悅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很忙。

上千畝土豆挖出來之後,需要入庫窖藏。

明年那些郡縣需要列入土豆推廣計劃也需要考慮。

另外,土豆製作粉絲技術也需要推廣等等。

次年初春剛到,京城四周被列入土豆推廣計劃的三十個郡縣就派出了專人前往京城,領取土豆塊莖種子。

而方小悅也派出了大量佃戶對這三十個郡縣的農夫進行種植技術,堆肥技術的培訓。

這一次土豆的播種麵積將會超過十萬畝。

而這十萬畝土豆收獲之後,除了少部分供給京城之外,其餘的都將會作為種子,投入到下一季的種植之中,力求迅速擴大土豆的種植麵積。

前後隻用了一年時間,土豆的種植麵積就達到了千萬畝級別,大澤國四十二個省份都有了足夠的土豆塊莖作為種子。

這一年讓工部官員們疲憊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