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說得方小悅都微微臉紅。

沒法,就抄詩而言,抄李白的詩作無疑是最爽的。

飄逸瀟灑,豪邁大氣,在情感描述上擁有排山倒海,**的氣勢,最容易帶動感染觀眾的情緒。

等方小悅醉意熏熏回到府邸的時候,那座三進三出的大宅子已經煥然一新。

不但大門上方掛上了東溪伯府的牌匾,就連影壁、花園等等都打掃得幹幹淨淨。

畢竟有錢能使鬼推磨。

張元明去人市買了三十多個奴仆,花了一整天時間,也算是將東溪伯府裏裏外外捯飭了一遍。

次日清晨,方小悅就在兩名丫鬟的服侍下,穿好了官袍,坐著一輛馬車,由方尚鷗護衛,匆匆入了內城上朝。

要說新官上任之前,皇帝都會召見勉勵一番,可偏偏皇帝這次就沒有召見方小悅。

京城內,大家的消息都是很靈通的。

因而在大澤寶殿外候著的時候,眾多官員之間相互寒暄著,而方小悅卻沒有一人過來寒暄。

當然,對此,方小悅壓根就不在乎。

不管是這些官員害怕受到自己牽連,還是他們排擠自己,他都無所謂。

“力士開門!眾官進殿!”

一個嗓門大的太監站在殿門處大吼了一聲,隨後便是幾名力士上前將厚重的殿門推開。

眾多官員則按照品階次序一一進殿。

方小悅也隨著大流進入殿內。

最初他還擔心自己站錯位置,鬧出笑話來。

結果,這大澤寶典內有專門的禮儀太監,知道方小悅是新官上任,直接過來就將他給引到該站的位置上去了。

這大澤國上朝的排序也是左文右武。

大澤寶殿內最裏麵是一座九層階梯的小高台,高度大約一米五,小高台上就是皇帝的寶座。

幾位王爺、皇子就依次站在階梯上。

階梯下來左邊便是幾位閣老,閣老後麵就是吏部、戶部等尚書。左右都禦史,後麵則是各部左右侍郎,光祿寺卿等,再之後就是翰林院學士等。

右邊則是各路武勳爵爺,左右都督,什麽什麽將軍等等之類。

總之,整個排序都是按照品階來的。

要說方小悅既可以站到文官這邊,也可以站到武勳那邊去。

隻不過,按照文重武輕的原則,那個太監將他帶到了文官這邊。

不過能夠站到殿內的官員至少也是五品以上,從五品以下的官員都隻能站到殿外,至於從六品以下的官員,連上朝站到殿外的資格都沒有。

就好似方小悅剛進翰林院的時候,就是從六品修撰,從沒有上過朝。

在太監們的督促之下,文武兩邊站好之後,便有太監在前麵引路,皇帝從殿後的小門進來,坐到了寶座上。

大太監站在小高台側麵大喊:“皇帝陛下駕臨,眾官跪拜!”

隨後便是文武百官跪拜下去,口呼三聲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卿免禮!”說實話,當方小悅聽到這句的時候,不由得在腦海裏吐槽,既然是眾卿免禮,為啥不在大家跪拜之前喊呢?

虛偽啊!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這一句實際上也是虛假的。

因為這上朝就沒可能沒人不啟奏的。

實際上就在那大太監喊了這句話之後,不到一秒時間,就有人響應了:“臣有事啟奏!”

眾官眼睛餘光一瞟:“臥槽!那不是剛上任的工部左侍郎嗎?”

一般來說新上任的官員都不會在第一次上朝的時候就啟奏,怎麽說也要多看看多學學之後再說。

當然,有急事要事除外。

難道工部有大事?

一想到工部掌管的工作,眾多官員心裏不由得一跳,生怕是什麽河潰了堤壩,又擔心是什麽宮殿倒塌了之類。

畢竟大家做官關鍵是要開心舒服嘛,沒事是最好的啦,安安穩穩的下朝,回去喝喝茶什麽的不香嗎?

“所奏何事?”

皇帝陛下自然是不會問話的,都是其身邊的大太監問話。

“臣自綠原省窮水縣上京途中連續遭遇三次刺殺,其中一次居然調動了官軍!此事乃我大澤國開朝之罕見,正三品官員都被刺殺,朝廷威嚴何在……”

既然讓開口講話了,方小悅也沒客氣,一口氣劈裏啪啦就將事情全說了出來。

沒錯,他所啟奏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自己被刺殺的事情。

他可不會將此事隱瞞下來,而是將其當著眾官的麵前當眾揭開。

同時,在說話的時候,他的眼睛也在不經意間掃過了眾多官員,將他們的神色收之眼底。

讓他感覺有點遺憾的是,大家似乎都是老油條,方小悅並沒能從他們的神色上看出什麽問題來。

不管是皇帝陛下還是王爺皇子乃至閣老、尚書等等,聽聞此事之後,一個個震驚之中帶著憤怒,完全符合他們此時的身份。

“大膽!小樸子!竟然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你們東廠是怎麽回事?”

大怒之下的皇帝當即就將矛頭對準了大太監、東廠提督樸正會樸公公。

那樸公公演戲也是一把好手,當即就跪在皇帝麵前,一把屎……嗯,一把鼻屎一把淚的朝著皇帝陛下保證,自己會立馬加派人馬調查此事,一定會抓住刺客,將他們緝拿歸案雲雲。

總之,方小悅壓根就沒看出半點,這位樸公公與此事有關的跡象。

但方小悅又確實知道第一次第二次刺殺都有東廠有關。

這隻能說明,這位樸公公太能演了。

如果不知情的人看到,還會真的以為這位樸公公是個好人。

當然,大家都一陣表演之後,方小悅這事就算是過去了。

畢竟在東廠抓到刺客之前,說其它事情也沒多大作用。

當然,方小悅也知道,由東廠去抓什麽刺客就是笑話,說白了,這和自罰三杯有什麽區別?

賊喊抓賊?

當然,他也就隻是將此事掀開,免得幕後者沒事就來找自己的麻煩,至少在眾官麵前,自己也拿到了不少同情分。

之後的奏事,方小悅壓根就沒有聽進去,隻是耳朵掛了一下。

昨晚有點擇床,沒睡太好,這個時候,他就有點迷迷糊糊的睜著眼睛睡覺。

直到退朝的時候,他方才醒過來,跟著眾官一起拜了拜皇帝,等皇帝一走,跟著大家就出了皇城,坐上馬車回家。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方小悅主要的精力都用在了熟悉工部事務之上。

實際上,大澤國工部的工作與方小悅所想象的略微有些不同。

簡單來說,工部直管的工作就是皇宮宮殿的營造,城牆的維護,工部直屬工匠的管理,兵部所需兵器鎧甲器械的營造等等。

而位於外省的兵器鎧甲,河道堤壩修繕,城池修建等等,實際上都是歸於地方政府管理,工部所需要做的工作就是提供技術支持以及監管。

也正是因為如此,工部的權力較之其它各部要小上很多,差不多和禮部、刑部平齊。

但人家禮部更清貴,人家掌管著天地眾神祭拜,禮法修整等等事務。

而刑部則至少有全國執法抓捕權,並且全國範圍內的死刑批複也是歸於刑部管理。

因而工部在各部之中算是權力最小,最弱的一個部門。

在抵達京城半個月後,那十多名道兵也趕到了京城,入住了東溪伯府。

當然,他們入住的名義是充當伯府的護院侍衛。

畢竟隨著時間的流逝,東溪伯府內的人口也逐漸增多,光是張元明購買的奴仆就有二十多人。

人口的增多,東溪伯府的安全保障以及張元明在京城剛購買下來的幾個商行,都需要人來保護。

實際上,在接下來的時間裏,那些從窮水縣巡檢司退役的縣兵也將會陸續抵達京城,加入到護院侍衛的行列之中。

畢竟當初方小悅在的時候,窮水縣巡檢司下屬的縣兵數量是超出編製的。

隻不過戰時的影響,超標也就隻能超標了。

但隨著西宛、北犰兩國被滅,窮水縣恢複和平,方小悅又卸任上京,近四百名縣兵就有些顯眼了。

因而按照方小悅和錢遇水的商議,在方小悅離開之後,巡檢司的縣兵數量將會逐步縮減到一百人,除了部分解甲歸田的縣兵,方小悅至少還要收留兩百多名縣兵。

當然,一個東溪伯府擁有兩百多護衛並不算多。

要知道大澤國的勳貴都擁有軍隊的編製。

譬如最低等的男爵,府上可有50人的護衛編製,而這個護衛編製是合法的。

子爵則可有200人的護衛編製。

伯爵有500人的護衛編製,侯爵1000人,公爵1500人。

除此之外,皇室宗室子弟也有護衛編製。

親王有4000人,郡王有2000人,郡王之下的上國柱有1500人,國柱有1000人,威武將軍有500人,振武將軍有200人,忠國校尉有50人。

至於忠國校尉以下的宗室子弟連宗人府的玉蝶都上不了,已經不算是宗室子弟,連俸祿都沒有,自然也就沒有護衛編製。

因而方小悅作為東溪伯,是擁有500人的護衛編製。

在500人的範圍內,他可以給這些護衛裝備兵器,鎧甲,但必須向兵部報備。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勳貴都會將護衛編製填滿的。

譬如一些不爭氣,沒能力,窮困潦倒的宗室子弟以及勳貴,他們都會縮減護衛編製,甚至於有的人連飯都快吃不起了,壓根就不會招募護衛。

但方小悅這五百人的護衛編製實際上是不夠用的。

要知道,除了退出現役來投奔他的縣兵之外,窮水縣還有不少奔馬營義勇準備來投奔他。

這並不奇怪,雖說奔馬營隻是義勇,原則上不屬於兵部管理,朝廷也不會給他們發薪水。

但很多奔馬營義勇習慣了跟著方小悅,並且據說窮水縣剛剛到任的縣令大人對奔馬營義勇很是不爽,加大了對畜牧業的稅收,導致很多奔馬營義勇怨聲載道,很是不滿。

因而奔馬營義勇裏的幾個小頭頭就請前來京城的道兵說情,希望東溪伯大人能夠繼續接納他們。

對此,方小悅倒沒有拒絕,但問題是東溪伯府壓根就不可能接納那麽多的奔馬營義勇。

要知道,光是那幾個小頭頭手下的義勇數量就超過了千人。

至於剩下的義勇,方小悅懷疑隻要口子一開,至少會有一半以上來投奔自己。

如此,就需要考慮在京城之外購買一些地和莊子來修建馬場了。

也正是如此,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裏,方小悅特意前往工部下屬各部門巡查了一遍。

要說工部下屬各部門並不僅僅隻是工部衙門裏那點官員。

實際上由於京城皇城乃至於兵部所需,工部下屬各部門裏的匠人數量是很多的。

譬如營繕清吏司負責建築營造,下麵就有很多直屬的木匠、磚石匠。

而工部虞衡清吏司則職掌度量衡製度、官用器物製造收發及各地軍費、軍需、軍火製造、開支的核銷,並采辦東珠,管理熔煉鑄錢,采辦銅鉛硝磺,任免寶源局監督等事。

因而下麵就有很多直屬的銀匠。

屯田清吏司倒是讓方小悅有些驚喜,其原本負責全國範圍內的屯田、京官職田、諸司公廨田等等事務,但由於後期地方政府插手,加上遠近距離的關係,使得屯田清吏司在全國範圍內僅處於指導監管作用。

但由於其本職所在,因而屯田清吏司居然還擁有京城四周大量的田地、山林乃至於礦山的產權。

可以這麽說,京城四周五分之一的田地、山林都屬於屯田清吏司。

當然另外的田地、山林大多屬於皇室管轄的皇莊以及各級京官所有,像那種小地主在京城四周反倒很罕見。

這並不奇怪,京城四周的地價較之各省同樣的位置要貴上很多,並不是置地購田的好去處。

至於皮作局、顏料局、軍器局、織染所、雜造局、柴炭司等等等等部門更是覆蓋了大澤國上上下下各方麵的技術研究和應用。

可以這麽說,與其說工部是一個大澤國的中央部門,倒不如說工部是一個覆蓋了古代工業農業建造等等全體係的大企業。

而方小悅暫時擔任這個企業的執行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