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清明掃墓

返回部隊的當天,趙東亮就把幾萬枚金光閃閃的毛澤東主席像章,呈送給了支隊政委王佳音,由支隊領導按照部隊編製每人一枚分送下去。王政委望著這些光芒萬丈的毛澤東主席像章,緊緊握住摸範炊事員趙東亮的手說:“謝謝你,小趙,你想的這麽周到。戰鬥英雄李金輝是你的親密戰友,他的這枚,就由你始終佩帶和保留。另則,我們支隊黨委決定:按照我們中國民間的風俗習俗,在清明節的那天下午三點,我們要去李金輝戰友的墳墓祭掃,以表達紀念之情。”

“是,政委。我們食堂立即做些準備。”東亮響亮的回答道。

“好,你去準備些膳食。銀菊,你就和金花一道,去準備一些煙花、香紙、爆竹,,,”政委又吩咐道。

“好,政委,我們立刻去準備。”銀菊和金花齊聲答道。

“準備的時間足夠,我想提問你們:知道清明佳節的詳細來曆嗎?”政委耐心地詢問道。

“道聽途說的不少,但是都支離破碎的,也不太係統,你能給我們詳細說說她的來龍去脈嗎?”銀菊請示道。

“好,今天就抽這個時間說說。在咱們中國民間,設立清明佳節,祭掃祖先墳墓的風俗習俗,淵源流長。。。。。。”王政委對著東亮,銀菊,金花他們,仔仔細細地道出了清明佳節的一番不平凡來曆:

“那是在春秋戰國時期的晉國,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企圖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他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便流氓出走。在漫長的流亡期間,他受盡了鉞歹屈虜,原來跟他一起出奔的臣子,大部分各自自找出路,投奔他鄉去了,隻剩下了寥寥可數的幾個忠心耿耿的人,在日日夜夜地跟隨著他,其中有一個鋼筋鐵肝的心腹之人:名叫介子推。

有一次,主子重耳,因為連續幾天幾夜的辛苦勞累,既沒喝水也沒吃飯,因而昏迷暈倒在了地上。為了及時搶救他的主子重耳,大臣介子推,急中生智,毫不猶豫的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肥肉,用柴火立即烤熟了,給主子重耳全部吃下。

於是,他的主子重耳,由於吃下了他的這塊剛剛烤熟的活鮮活鮮的大腿肥肉,體力和精力才得到恰倒好處的補充,又慢慢的蘇醒過來,因而才得以活命。

十九年之後,主子重耳又重新回國做了該國君主,這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著名的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之後,對那些與他曾經患難與共,同甘共苦過的大將臣子們,大加封賞,可是不知什麽原因?他卻惟獨偏偏忘記了給恩人介子堆大臣封官行賞。

有人便在晉文公麵前,為忠心耿耿的介子推大臣鳴怨不平,大叫委屈。此時的晉文公也才如夢初醒,猛然想起了救命恩人介子推大臣的大恩大德,內心倍感萬分慚愧。於是,馬上派人出差,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

可是差人去了幾番幾次,介子推就是不來,一國之主晉文公隻好親自登門前去邀請。

然而,當晉文公這個一國之主,到達介子推大臣的家門口時,卻是雙門禁閉,隻見兩道鐵將軍把門牢牢鎖住。

原來是:介子推不願意再見到他這個一國之主,早已背著他的已經年隅花甲,身衰力竭的老母親,躲進了清清淨淨的深山老林----綿山之中。

怎麽辦?晉文公隻好讓他的內勤心腹榆林軍,反複多次地上綿山四處查看,上下左右搜索。但是,就是始終尋找不到介子推的下落,這可如何是好?下一步究竟怎麽辦?這一下,可急壞了一代君主晉文公:使他整日愁眉不展。

於是,宮廷內外大將,上上下下臣子,都在替他出主意想辦法:究竟怎麽才能請出介子堆?因而有人就出了這麽個嗖主意:不如放火燒山,逼他自己出來。

這個辦法,就是在綿山的三個方向上點火燒山,隻留下一個方向作為通道,逼他介子推自己出山。晉文公覺得有理,便允許了這個辦法。於是,就下令三麵放火,大燒綿山。

然而,熊熊大火在那三個方向上火燒火燎了三天三夜,留的那個方向上始終也不起火,等那三個方向的大火全部熄滅了以後,始終也沒看見介子推出來。

晉文公沉不住氣了,便率領著他的大將大臣們,在山上四麵八方,仔仔細細,姍姍搜索,從早晨一直查到傍黑天,才隻見介子推他們母子兩人,緊緊地摟抱著一棵摩天大樹,早已經被大火活活地燒死了。

一國之主晉文公,望著救命恩人介子推他們母子二人的屍體痛不欲生,呼天叫地,痛哭一場,然後準備安葬,忽然發現介子推的瘠梁骨下麵,似乎堵住了柳樹的一個樹洞,洞裏又好象有什麽東西鼓鼓囊囊的。

晉文公便立刻親手掏出,垂下龍目,定睛一看,卻發現原來是一片衣襟,上麵還題寫了一首血詩,詩文血跡未幹,字句清清楚楚,寫的是:‘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終不見,強似伴君做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複清明。’

晉文公痛聲念罷介子堆的詩文,便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後又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被燒焦的大柳樹下。

為了紀念心腹大臣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名為‘介山’,並在山上建立了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規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在這一天必須禁忌煙火,隻吃寒食。

臨走時,他又筏了一段被燒焦的樹木,親手拿回到自己宮中,自己親手做了雙木屐,每天望著它歎道:“悲哉!足下。”

“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互相尊敬互相原諒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於此。

第二年,晉文公又領著大將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當行至介子堆的墳前時,隻見那棵老柳樹竟然枯木逢春,死樹複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

晉文公望著複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

隻見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些柳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複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樹’,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以後,晉文公常把介子堆留下的‘血書’袖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右銘。

一代君主晉文公,他始終如一,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此後,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難的那一天,大家都自覺的禁止煙火以此來表示紀念。還用麵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枝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又起名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

此後,每年的四月三號這天叫寒食節、四月四號這天叫清明節,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全國家喻戶曉的民間百姓的隆重盛典祭祖節日。每逢寒食這天,人們即不生火也不做飯,隻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隻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麥團和糯米糖藕,每到清明這天,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以示紀念。”

聽完了政委的一席話,銀菊情不自盡的說道:“在回國休假途中,按照東亮的要求,我們的第一個探親地點,就是金輝的家鄉--山東金山縣金山村,探親的第一位親人,首先就是金輝的父母和姐妹。

”“好呀,你們做的很好。他老人家身體好嗎?”政委再一次伸出雙手緊握著東亮的雙手說。

“很好,政委。兩位老人的身體很好,就是日夜思念兒子李金輝,希望他的兒子能早日回家探親。”東亮回答道。

“好的,我們都是他老人家的兒子,我們也都會抽時間回家探望他老人家的。”政委的眼圈裏閃著激動的淚花,說話的音調也顯得有些淒楚。

“那麽,我們就分頭行動,去做準備吧”東亮說道。

“好的,你們就分頭去準備吧。”政委答道。

辭別了政委,東亮及銀菊和金花一行三人,立即趕到了李金輝生前所在部隊37毫米高射炮分隊。這個分隊,早已按照司令部的指揮,趕在清明節前夕,又重返故裏:返回到他的老陣地----也就是李金輝戰友所犧牲的諒山陣地駐守。

眼前的這個陣地,已經今非昔比,實在是漂亮極了,簡直就是一個花紅柳綠的公園。你瞧,各種各樣的花草樹木坐落有序,山**,芙蓉花、鬆柏樹、灌木叢;各種各樣的花卉遍地開放,有野**、百合花、康乃馨、玫瑰;各種奇形怪狀的草坪琳琅滿目,矮的是地毯草,稍高點的是苜蓿草,再高些的是高低不一的驅蚊草;還有青翠欲滴的橡膠樹,椰子樹等。景象萬分嬌豔,無比美麗,好看極了!這裏,哪象是個炮火紛飛的戰場陣地呀,簡直就是個綠色的公園世界。

是的,這就是我軍創造發明的綠色陣地,它因時因地因人而製成,能巧妙偽裝自己欺騙敵人。目的就是一個:讓敵人盡量發現不了我們,而我們卻能機智巧妙的發現敵人。

分別一日,如隔三秋;分別一個月,整好三十天呀,就如同隔離三十年呀!東亮和他朝夕相處的戰友們又團圓了,親切的交談著,一一地打著招呼,並把他帶來的毛主席語錄精裝本,每人一本本的分發送大家,戰友們一個個地捧在手裏,興高采烈的交談著,緊緊的擁抱著東亮說道:“東亮大哥,敬請放心吧,我們都會向雷鋒同誌那樣,讀毛主席的書,聽毛主席的話,照毛主席的指示辦事,做毛主席的好戰士。”

“好的,今天是清明節,我們和金輝戰友一起過節,這是嫩餅菜,給金輝擺到餐桌上。”東亮動情地說道。

銀菊和金花,一一把四樣青菜擺在金輝的墓前,它們分別是‘紅蘿卜絲、綠豆芽菜、核桃仁豆、腐竹粉條’,東亮又把特製的‘金祥煎餅,北方麵餅,花生豆醬,大蔥辣醬及燒烤龍虎肉’,這‘四寶飯’端上。

戰友們則席地而坐,團團圍在金輝的墓前,與金輝共話戰鬥近況,隻聽當時的炮二班長,現在的分隊長劉大柱說道:“金輝,這是東亮帶給你的毛澤東主席的像章,請你戴上,還有東亮送給你的毛主席語錄,毛主席在語錄本裏說道‘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我們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銀菊則飽含眼淚的說道:“金輝小弟,你安息吧,爸媽的身體都很好,兩個小妹妹的學習也很好,大妹妹將來要去當飛行員,小妹妹要去考大學,將來她們肯定會有大有前途,大有出息的,請你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