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在這期間,方小悅也沒有空等著,而是在氣星裏到處播種,大約種植了五千多棵小樹苗。

三天之後,方小悅在氣星上種植的樹苗就達到了一萬五千棵。

可以這麽說,他將手上的大柳樹蒴果都用光了。

而第一棵小樹苗這個時候已經長到了千米高度。

一周之後,最高的樹苗已經長到了三千米,它的根係則是紮入了液態氫三萬多米的深處。

當然,對於氣星而言,這依然隻是小樹苗罷了。

畢竟以氣星超過14萬公裏的直徑,這樣的樹木太不顯眼了。

一個月之後,樹苗就長到兩萬米高度,就這個頭,它們距離長出氣星大氣層還有相當的距離。

因而方小悅也沒有繼續守在氣星上了,而是回了逐日號,先將那些完成科考的科學家送回空間站,然後再度又帶了一波科學家,直奔恒星而去。

隨著他手上的種子用光,在炎星和黃星上改造出較為適應的生態圈之後,他在世界意識裏的占比就達到了88%!

簡單來說,炎星的改造,給他帶來了10%的占比增長。

而黃星則是給他帶來了8%的占比增長!

由此可見,這樣的投入還是值得的。

因而他再度前往恒星,無非就是為了開啟神國通道,再取一些種子,準備將氣星徹底改造一番。

畢竟在世界意識裏的占比越高,他未來吞並這個世界的可能性就越高。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消費一些命運點來換取是很值的。

畢竟他那些命運點留在手上也不少時間了,一般情況下,還真用不上。

按照這樣的情況下去,他還可以在行星改造上賺取不低於11個百分點!

也就是說,他很可能通過行星改造一舉將世界意識占比推高到99%以上!

那樣的話,他吞並這個世界可就稱得上是十拿九穩了。

一段時間之後,逐日號順利抵達三水星,方小悅去恒星看了一趟混血金烏和鸞鳥之後,就借著恒星的掩飾,開啟了神國通道。

要說屬神大柳樹的種子是已經被薅光了。

但這不要緊,屬神大柳樹同輩兄弟的種子還很多的。

方小悅神魂朝著神國裏一探,輕而易舉就從神國裏收集了數以億計的種子。

還別小瞧了這些種子,雖然它們不是屬神大柳樹的直係神子,但也是沾親帶故的,天生就要比普通柳樹強上很多。

同時,神國裏生長的那些大柳樹,也是很多年了,它們長時間受到屬神大柳樹的影響,根基資質還是很強的。

畢竟屬神大柳樹乃是由大柳樹,天地祖根融合而來,在其神性影響之下生長起來的植物,不說是神物,也是天地靈草仙草這個級別了。

因而這些種子拿去氣星種植的話,成活率肯定是不高的,但多多少少也會有生根發芽的。

除此之外,方小悅還從神國裏篩選了一批金屬生命體。

這些金屬生命體怎麽說呢,原本是金屬生命體工廠打造出來的金屬寵物。

就是神國子民可以買回家,當成狗狗貓貓養的那種,外型可愛萌。

但這些金屬生命體的智商不高,和其它金屬生命體完全是兩回事,都不被正規的金屬生命體認為是自己的同胞。

可問題是,這些金屬生命體也不知道是怎麽回事,體型不大,也就隻有貓貓狗狗的大小,可在神國裏時間長了,居然也擁有了繁衍能力。

要知道,金屬生命體裏,體型比較小的是不可能擁有繁衍能力的,這等於是金屬生命體核心裏的規則。

方小悅就是看中了這一點。

相對於普通的生物來說,金屬生命體的好處就在於能夠在絕對不利於普通生物生存的地方生存。

壞處就是金屬生命體的先天上限有限,很多金屬生命體由於體型的問題,壓根就沒法繁衍後代。

就神國內部來說,隻有金屬生命體工廠以及體型足夠的金屬生命體才能夠繁衍金屬生命體。

當然,如果方小悅允許的話,一人高的金屬生命體也是可以繁衍後代的。

之後,方小悅又在神國裏收集了一些生命力頑強的超凡物種,方才將神國通道關閉。

由於之前就定好了目標,因而這次神國通道沒開啟多久,隻花費了命運點3萬點,算是便宜了。

忙完這些,方小悅就直接去了三水星。

畢竟來都來了,索性就試試三水星上能不能種樹。

這一試,發現還真行。

雖然三水星基本上就是一個鐵球的結構,並且日夜溫差極大,沒有大氣層,沒有水,但方小悅在其上依然是種活了一些種子。

當然,成活率的確有點低。

一萬顆種子撒下去,澆水施肥,用生命權柄和水權柄,恒星權柄保著,最終成活生根發芽的種子也就隻有18顆。

也就是說,成活率隻有千分之2左右。

這和大柳樹嫡係神子相比,差距著實有些大了。

並且成活的樹苗,即便是有權柄保著,生長速度也沒那麽快,一周時間過去,最高的樹苗才長到百米左右。

當然,這在那些科學家眼裏,已經是神跡了。

畢竟三水星這種地方能夠種活樹,本來就是天方夜譚!

更何況,這樹苗還蹭蹭蹭的長得飛快!

就算是母星那樣適宜的環境,柳樹一周時間能長一百米?

不是開玩笑吧?

有一說一,如果大柳樹這種種族是火屬性的話,方小悅都想要將它們給種到恒星上去。

隻可惜,恒星上的環境著實太惡劣了。

如果屬神大柳樹還好,別說恒星了,就算是白矮星,中子星在上麵紮根都沒有問題。

但這些種子嘛,較之還是太脆弱了一點。

別說在上麵紮根發芽了,就算是放在上麵,如果沒有方小悅的護持,都會很快被燒成飛灰。

畢竟它們再厲害,也隻是植物罷了。

忙完三水星這邊的事情之後,方小悅就開著逐日號返回了空間站,將再度滿載而歸的科學家放下之後,就直奔氣星之後的扁星。

畢竟樹種下之後,也是需要時間來生長的,他不早點種下,又要浪費很多時間的。

扁星乃是這個恒星係質量排行第二的行星,也是氣態行星裏排行第二。

較之渾圓形態的氣星而言,扁星這個名字的由來就是因為其形態比較扁,就好似一個壓得有些扁的氣球。

氣星的直徑為14萬公裏,而扁星的直徑也有12萬公裏。

這兩顆行星從體積到結構都較為相似的。

簡單來說,扁星也擁有和氣星一樣的內核,由鐵矽構成。

其內核光質量就是母星的20倍以上,堪稱巨大。

其內核之外包裹著一層很厚的液態金屬氫,液態金屬氫之外就是數層液態氫、液態氦。

最外麵就是兩千多公裏的大氣層。

不過相對於氣星而言,扁星的大氣層裏有大量冰的存在。

這些冰會隨著大氣運動而流動,當它們朝著最外層移動時,就會逐漸溶解為水,之後就變成水蒸氣。

而當水蒸氣朝著大氣層底部移動時,就會轉化為水,之後變成冰,如果進一步朝著更深處前進的話,就會變成奇異的超固體或者超流體等等。

毫無疑問,在這一點上,扁星較之氣星更適合種樹。

扁星唯一比氣星略差的地方就是扁星距離恒星比氣星更遠,以至於其承受的恒星日照量要比氣星少上很多的。

但值得慶幸的是,扁星從內部輻射出來的熱輻射是承受恒星日照量的兩倍以上。

因而扁星大氣層裏的氣溫還算不錯。

而與氣星不同的是,扁星擁有數量驚人的衛星。

光是直徑一公裏以上的衛星就有300多顆,它們環繞扁星運轉,形成了好幾個巨大的扁星環,期間還有數量繁多的隕石以及冰晶顆粒等等。

其中排行前十的衛星,直徑都超過了100公裏。

而體型最大的衛星扁衛7號,直徑超過了6000公裏。

和在氣星上種樹一樣,方小悅第一時間就來到了這顆最大的衛星上。

讓他有些震驚的是經過探查,這顆衛星與母星比較相似。

雖然在體型上,這顆衛星要比母星小上很多。

但這扁衛7號擁有這個恒星係裏所有衛星中唯一真正的大氣層。

其地表大氣壓強甚至於比母星上更高,達到1.5個大氣壓。

其大氣之中,95%為氮氣,剩下的則是豐富的碳氫化合物,譬如二氧化碳,甲烷,乙烷,乙炔,氰類物質等等。

並且其大氣之中有著頻率較高的雷電風暴發生。

再加上其地表到處可見的甲烷湖泊。

方小悅都懷疑這裏有生命誕生了。

不過在他接下來的勘察之後,並沒有發現自己想象之中的生命。

但在一些較大的甲烷湖泊之中,卻發現了結構較為複雜的有機物。

而這些有機物就是生命的源頭。

如果不是這裏的氣溫多數都在零下176度以下的話,指不定這裏真的就會誕生生命了。

勘察完畢,方小悅開始將種子大量散播到扁衛7號的地表之上。

待到部分生命力極為頑強的種子開始生根發芽之後,他就直接離開,前往其它體型較大的衛星種樹。

轉了一圈,在體型排行前十的大衛星上都種上樹之後,他就直奔扁星,深入大氣層,在抵達液氫層之後,又開始種樹。

整個種樹的過程,他已經十分嫻熟,因而速度較之以前更快。

相對於氣星而言,扁星上的種樹成活率更高。

不過即便是如此,等他在扁星上種完樹,也是一個月之後。

而等他回到氣星的時候,氣星上的柳樹,最高的已經長到了五萬米高度。

這個時候,他就潛入液氫層,不斷深入,直到抵達液態金屬氫層時方才停下。

在這裏,他取出了從神國裏帶來的金屬生命體。

之前就說過了,這些金屬生命體的智商比較低下,在神國裏,都是拿來充當寵物飼養的。

和傳統的寵物相比,這些金屬生命體不會拉屎,性格冷靜,因而很快就成為了不少人的心頭好。

當然,也正因為金屬生命體太過於冷靜理智的緣故,很多人在飼養一段時間之後,就棄養了。

以至於這些金屬生命體在野外自行繁衍泛濫,差點都成為災害了。

畢竟這些金屬生命體會聚集在一些金屬礦藏附近,以金屬礦藏為食。

如此一來,它們就成為一種類似於老鼠的災害。

很多礦山為此減產不說,還有很多工程機械,都被它們啃得坑坑窪窪,甚至於無法使用。

這可算是將神國裏那些開礦的人整得欲哭無淚。

最終,方小悅將這些金屬生命體帶走的時候,那些人可算是感恩戴德的跪拜了好久。

沒法,這玩意太惡心人了。

抓是很難抓住的,就算是抓住幾個,也沒啥用處。

畢竟它們的數量在經過這麽多年的繁衍之後是很龐大的。

方小悅隻是小小的收取了一部分,就有五六百萬隻之多。

這次,他在抵達氣星的金屬液態氫層時,一口氣就放出了一百多萬隻金屬生命體。

要說這些金屬生命體的適應性還是很強的。

它們在被投下之後,第一時間就有不少金屬生命體在高溫高壓之下爆體而亡。

但在短短幾天時間裏,存活下來的那些金屬生命體就很快勉強適應了這裏的環境,並且以金屬氫為食物,開始了下一代的繁衍。

而它們繁衍的下一代金屬生命體,較之它們的父輩更適應這裏的高溫高壓環境。

並且由於父輩們以金屬氫為食,因而它們繁衍出來的下一代,身體結構上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以金屬氫作為主要成分。

在數代的繁衍之後,方小悅投入一百多萬金屬生命體就消失的一幹二淨。

這並不奇怪,畢竟金屬生命體即便適應了這裏的環境,在繁衍後代時,也不可能完全以金屬氫作為材料。

因而最初的金屬生命體就隻能夠從自己或者那些死亡的金屬生命體提取出其它物質,來彌補後代缺少的其它物質。

等到方小悅離開的時候,這些金屬生命體的數量已經繁衍到三千多萬隻。

整個時間過程也就隻有半個月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