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方小悅也給家畜家禽區準備了大量無人機,用來阻止那些猛禽離開這個地區。
但很多時候,這種事情是會有意外的。
因而一年之後投放的話,就算是猛禽逃出去了,也不會對其它鳥類造成多大的危害。
畢竟對於很多小型鳥類來說,一年繁衍個幾窩,都是很尋常的事情。
不過猛禽需要在一年之後投放,方小悅卻在河裏,海裏投放了一大批魚苗,蝦苗,蟹苗乃至於其它水生物。
嗯,這些魚苗之類的水生物都是淡水種的。
沒法,炎星和母星是不同的。
母星上的海洋是鹹的,裏麵的鹽分是億萬年來無數河流匯聚而來的。
可炎星就不一樣了,炎星的三個海洋乃至於所有湖泊都是淡水。
沒法,即便炎星的地殼裏也有不少鹽分,但在短時間內,匯聚到海洋湖泊裏的鹽分都是極少數的。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方小悅也不可能給炎星海洋裏投入大量鹽分來改造成為海水。
因而就暫時隻能投放淡水魚了。
不過,這影響也不大,畢竟從母星上捕獲的那些海洋生物,方小悅之前單獨用幾個空間站養著,都活得好好的。
這邊忙完了炎星的生態係統構建之後,方小悅又將注意力轉移回了黃星。
此時的黃星上也是大片大片的綠色蔓延開來。
除了赤道之外的地區,基本上都有綠色植被出現。
而黃星赤道的溫度現在也下降到了60度左右。
不過,經過AI智能的測算,由於黃星大氣裏的氧氣含量迅速提升,二氧化碳濃度快速下降,再加上反射地麵熱輻射的硫酸雲消失,最後就是火山活動逐漸平息等等緣故,黃星在未來幾年時間裏將會出現氣溫大麵積下降的現象,甚至於可能維持十多年的小冰川時期。
不過,這並不影響,方小悅開始朝著黃星地表投放微生物,真菌,蟲子,各種動物的計劃。
畢竟即便將來出現小冰川時期,這些投放到黃星地表的生物在數年之後也能夠找到自己適合生長的地區。
在完成黃星生態係統的初步改造之後,方小悅就將目光對準了氣星。
之前就介紹過,氣星就是這個恒星係裏質量最大的行星,其乃是由大量氫氣以及少量氦氣組成,內部核心有熱核反應,其質量是母星的三百多倍。
簡單來說,這氣星就差不多等同於方小悅原世界裏的木星。
像這樣一顆行星,想要在上麵種樹,在很多科學家看來壓根就不現實。
畢竟上麵連泥土,水分都沒有,又如何種樹?
就更別提其內部全是氫氣氦氣,連二氧化碳都沒有,植物又該如何生長?
至於氣星上的引力之大也是相當恐怖,母星上的人類如果降落到氣星內部的話,將會受到接近3倍的引力影響,一百斤的人類體重將會變成300斤。
並且其內部的大氣壓強是母星的30倍。
也就是說,人類進入氣星大氣內部,降落一段距離之後,就會被壓成小薄餅。
除此之外,氣星大氣裏經常會爆發超大規模的風暴,這些風暴的威力至少是母星標準的15級風暴以上!
也就是說,就算是一艘航母放到裏麵去,也會被吹飛。
但即便是如此,方小悅還是相信大柳樹神子的強大生命力,乘坐逐日號帶著一幫科學家直奔氣星。
不得不說,母星上的人類科學家是幸福的。
方小悅不管是去恒星還是其它行星,都會帶上一批人類科學家進行科考。
這也使得空間站裏天文學界的實力不斷增強之中。
畢竟像天文學這種混合了其它多種學科的學問,如果能夠去其它行星實地考察,其對學問的增長,可要比在天文望遠鏡上看看強太多了。
氣星位於小行星帶後麵,因而這趟旅途所消耗的時間不算短。
即便是逐日號在最近兩年時間裏進行了數番改造,使得其航行速度較之最初提升數倍以上,但逐日號抵達氣星的時候,也是24天之後的事情了。
畢竟現在的宇宙飛船,都需要經過不斷加速,然後不斷減速這個過程來航行。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很多時間都浪費在加速和減速之中了,反倒是最高航速的維持時間是很短的。
當然,如果進行跨恒星係旅行的話,情況就不一樣了。
畢竟距離越長,那麽加速減速所占據的時間比例就越短。
逐日號一進入氣星外的衛星軌道,那些科學家隨即就興致勃勃的登上小型登陸艇,前往環繞氣星運轉的那些衛星考察。
環繞氣星運轉的衛星數量是很多,一共有47顆。
並且它們的體積都不算太小。
其中最大的一顆衛星,氣衛1號的直徑高達5200公裏,比三水星還大。
隻不過三水星由於太靠近恒星的緣故,其表麵岩石層早就被無窮無盡的太陽風吹走,隻剩下4800公裏的鐵核,因而其質量倒是要比氣衛1號大一些。
至於其它剩下最大的幾顆衛星,有直徑超過3800公裏的,有直徑3200公裏的,還有一顆與三水星直徑極為相似,4800公裏。
除此之外的衛星,有的幾公裏直徑,有的幾十公裏。
但不管怎麽說,方小悅在氣星種樹的第一步,肯定就是要從這些衛星開始了。
他沒有和那些科學家一起乘坐小型登陸艇前往衛星,而是直接穿過太空飛了過去。
畢竟他的速度可要比那些小型登陸艇快多了。
所有的氣星衛星都是岩質星體。
而最大的氣衛1號甚至於內部還有地質活動,其表麵到處都是岩石結構,偶爾能夠看到一座火山,其向陽麵的低窪處匯聚了一些液態的甲烷。
而在背陽麵的一些低窪處,方小悅發現了一些凝結成冰的甲烷。
這並不奇怪,氣衛1號由於沒有大氣的存在,其背陽麵的溫度是很低的,一般都是零下200多度以上。
因而在其受到恒星光照射的一麵,溫度會上升到零下一百七十多,使得結冰的甲烷融化為液態,等到其轉到背陽麵的時候,溫度的下降就會讓甲烷結冰。
方小悅以前在這個世界裏還看過一本小說,大意就是在這顆氣衛1號上,大量甲烷匯聚成海,以至於甲烷海裏誕生了生物,這些生物以追逐熱能為食,自身甚至於產生了核聚變作為動力等等。
不過,經過他對氣衛1號的全麵勘察之後,發現這裏並不存在什麽甲烷生物,甚至於連細菌都沒有發現。
當然,這並不奇怪,就算是甲烷裏能夠誕生生物,這裏的甲烷也太少了,壓根就沒法匯聚成海。
就這麽東一灘,西一窪的甲烷,量小體積小,如果這都能誕生生物的話,那麽氣星裏必然就會誕生龐然巨物了。
不管怎麽說,將氣衛1號勘察一邊之後,方小悅隨即就掏出種子,在氣衛1號的一些高地上,刨出一個個小坑,將種子埋下去,然後澆上水。
當然,為了確保這些種子發芽,方小悅甚至於還特意動用手段,將這些小坑裏的溫度提升到零上40度。
這樣的手段,是有效的。
因而即便這裏是連甲烷都要液化結冰的氣衛1號,但幾分鍾之後,那些大柳樹蒴果就發芽生根了。
它們可不是母星上那些普通植物,即便是岩石山,它們一旦發芽,也能夠輕而易舉將根紮下去。
雖然這裏沒有空氣,沒有水分,沒有足夠的陽光,但大柳樹神子們在發芽之後,生長速度也是不慢的。
即便沒有以上列舉的那些東西,它們根係所遇到的甲烷,岩石等等東西,都會被它們轉化為自己的生長資糧。
更何況,當它們的高度長到上百米之後,它們伸展開來的枝條樹葉,還能夠不斷吸收宇宙空間裏的各種宇宙射線。
這就是沒有大氣層的好處了。
如果有大氣層的話,這些宇宙射線都會被大氣層阻擋,無法抵達地麵。
當然,一般的植物也享受不了這樣的好處。
生命力再頑強的植物,在充滿宇宙射線的空間裏,都很難存活幾天,畢竟大量宇宙射線會讓植物的基因受到破壞。
這一點之前就說過了。
但在這裏,大柳樹神子們可謂是來者不拒,不管有多少宇宙射線來,它們都照單全收。
不過在氣衛1號上種了一百多棵大柳樹神子,方小悅就停手了。
沒法,這氣衛1號的體積還是小了點,如果再多種一些大柳樹神子的話,等到它們完全生長起來,氣衛1號地表就顯得太擁擠了。
等那些科學家在太空裏轉了一圈,回到逐日號上的時候,方小悅已經將四十多顆衛星上都種滿了大柳樹神子。
那些科學家也看到了,不過他們對此毫不好奇,畢竟他們也算是見多識廣了。
在炎星,黃星上,方小悅種植的大柳樹更多,他們也看得更多,因而現在那些衛星上多則上百棵,少則一兩棵的種樹,他們還真沒太大興趣的。
畢竟這次過來的科學家都是天文學家為主,研究植物的是沒有的。
在逐日號裏,和科學家們吃了吃抵達氣星之後的第一頓晚飯,聊了聊天,方小悅就去休息了一下。
畢竟次日,他就準備進入氣星種樹。
而相對於在氣星衛星上種樹,想要在氣星裏種樹,難度就要大上很多了。
首先,氣星壓根就沒有像母星一樣的岩石地殼。
從其名字就可以看出,氣星氣星,就是由氣體組成的行星!
其表麵就是一層深度高達五千公裏的大氣層,主要由75%的氫氣,24%的氦氣以及1%的甲烷、水蒸氣、氨以及矽的氣體化合物組成。
大氣層五千公裏以下便會逐漸轉換為液態氫。
液態氫層大約為五萬多公裏。
再向內部走就是一萬多公裏的金屬氫。
金屬氫下麵則是由岩石與金屬氫的混合顆粒層。
混合顆粒層下去就是一個由鐵矽組成的氣星內核。
總之,越往內部走,壓力和溫度就越高。
在內核外的壓力可高達50億帕,溫度可達37000度。
當然,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氣星內核裏雖然有熱核反應,但無法被點燃為一顆恒星。
畢竟想要點燃成為一顆恒星的要求太高了。
關鍵就在於質量大小!
這顆氣星的質量需要提升到80倍以上,才能夠擁有足夠的內部壓強和溫度來點燃核聚變,從而變成一顆恒星。
次日清晨,方小悅就悄然離開了逐日號,朝著氣星飛去。
就算方小悅貴為神靈,當他靠近氣星的時候,內心多少也是有些震撼的。
畢竟這顆氣星太大了。
其直徑高達14萬公裏!
光這一點,就比他現在的神國還要大。
任何人漂浮在氣星麵前,都要被其龐大的軀體所震撼。
至於衝入氣星之中,估計沒人有這個膽量。
但方小悅略微震撼之後,就沒有猶豫,一頭鑽入了氣星的大氣層。
隨著不斷深入,大氣壓強也在一點點的增強,同時,巨大的風暴無時不刻的從他身邊吹過。
直到深入五千多公裏,抵達液態氫表麵時,方小悅方才取出一顆大柳樹蒴果,將其輕輕放在了如霧似水的液態氫裏。
當然,如果就這樣將種子放在這裏,讓其自然發芽的話,指不定時間將會長達數年之久。
畢竟這裏的氣溫,壓強都不太適合種子發芽。
因而方小悅伸手在種子上輕輕一點,一團直徑超過十米的淡水隨即憑空生成,將其包裹了起來。
很快,種子在淡水的浸泡之下,迅速生根發芽,淡水也隨之迅速被吸收得一幹二淨。
此時發芽的小樹苗已經完全浸泡在液態氫裏。
換成普通的植物,這個時候大概已經細胞破碎而亡了。
但這棵大柳樹的幼苗則是努力的將根係不斷紮入液態氫裏,拚命將那些液態氫抽取,轉換為自己生長所需的營養和能量。
這就好似一副生命奇跡。
在氣星大氣層五千多公裏之下,完全不適合任何生物生存的地方,一棵小樹苗飛快的生長了起來。
在短短一天時間裏,這棵小樹苗就長到三百米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