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祥釣魚的時候常常在想自己的前半生,總覺得自己他媽的沒有白活一場。沒有白披一張人皮。
馬祥是當地大水溝村的農民。是個回民。由於回民享受當時本地的優惠政策,所以家裏頭父母先後生了3個孩子,並且都是男孩。馬祥家中排行老大。
馬祥不愛學習,小學的時候就常常和他的同學扈雄一起結伴逃學,還互相交換著吃各自從家裏帶出來的一些吃的。然後兩人就去村裏水塘邊去玩耍。他倆還可以爬到水塘邊的大樹上掏鳥,然後把小鳥用水塘邊的稀泥糊上,點上一堆火放在那裏烤著,馬祥就和扈雄一個猛子就紮到水塘裏去遊泳去了。等到馬祥和扈雄玩夠了,就從水塘裏出來把火踩滅,把烤幹的稀泥剝去就可以吃香噴噴的鳥肉了。當然那個時候馬祥他們還不懂得有燒烤這一說。
後來馬祥和扈雄兩人覺得光吃鳥不過癮了,兩人商量著就去偷村裏養的雞,偷出來後就如法炮製,馬祥和扈雄兩人就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燒雞了。有一次偷雞還被看雞場的張癩子看到追著馬祥和扈雄,但兩個人早就撒丫子跑了。
跑出來後扈雄就和馬祥說張癩子經常給村裏的邢寡婦送雞,被扈雄看見過幾次,馬祥就說走咱們去給他說說,別讓他告訴咱們家裏麵了,告訴家裏人了可要挨打的啊。
馬祥就帶著扈雄兩人來到了養雞場,張癩子看到後就罵道:“兩個小兔崽子,還敢來啊。你看我今天怎麽收拾你們兩個臭小子”。
馬祥就不慌不忙的說道:“張叔,你看都是鄉裏鄉親的嘛,再說就是一隻雞嘛,扈雄還老看見你給村裏邢寡婦送雞,這個事我們倆可是從來沒有給別人說過的”。
張癩子聽到馬祥這樣說就看了看扈雄,扈雄就趕緊使勁的點點頭。張癩子抬頭看看四周沒有人,就對馬祥和扈雄罵道:“日你們媽了都,好的咋沒有看見啊,下三爛,好了,今天的事情我不告訴你們爹媽了,下次再來偷雞腿給你們兩個敲折,滾”。
馬祥和扈雄就飛一樣的跑開了。邊跑著兩人邊還做著鬼臉。
當然那個時候還沒有“耶”這個詞,不然兩人肯定要“耶”一下的。
小學快畢業的時候,馬祥的學習成績差的厲害,自己除了會寫自己的名字外,幾乎沒有學到能完全看懂一篇文章的內容這樣的水平。好在學校當時都給畢業的,所以馬祥小學就算畢業了。
馬祥小學畢業後就輟學回鄉務農了。小學畢業生馬祥基本上就會寫自己的名字,並且還寫的歪七扭八的。好些字他都認不全。回鄉幫助家裏幹農活馬祥倒是很能幹,十二歲他就學會了開拖拉機。學會了開拖拉機的馬祥就很神氣了,整天開著隊上的拖拉機在地裏頭轉著,一刻也不閑著。
隊上的人都對馬祥他爹說:“這個小子幹農活是一把好手啊。你看那把式,操”。
馬祥他爹就罵道:“這個小狗日的,一天就知道玩這些個,什麽也不學是什麽也不管的。上學成績是太差了”。
村裏人就道:“都是種田嘛,學那麽多文化有啥用嘛,你還指望著他給你考個狀元?你們老馬家祖墳可沒有冒那個青煙吧”。
馬祥家裏還養了7隻羊,幫著家裏忙完農活後小馬祥就趕著自己家的羊滿灘裏放開了。馬祥也最喜歡放羊。那樣他感到無拘無束,馬祥喜歡自由自在滿灘裏跑著玩耍。馬祥放羊還可以躲開嚴厲的父親。父親見了馬祥就從來沒有個好臉子。不是罵他不好好幹活就是罵他是個鬼賊。鬼賊是當地土話,馬祥還不甚懂得但知道這是罵人的話。因為他聽村裏人罵人都這麽罵。
那個時候還沒有圈養羊這一說,所以馬祥放羊就可以滿灘裏跑著放,但絕對不允許放到別人家的地裏去。這些好像是村裏人約定俗成的一種默契。
夏天的時候馬祥就把羊趕到大河灘裏幾隻羊自己吃著草,馬祥自己則躲到大樹下愜意的睡著。有的時候馬祥幹脆跑到池塘裏遊上一會。自己最好的朋友扈雄上初中了,這讓馬祥有些許的惆悵。
扈雄下午下學早,就跑來找馬祥玩耍,兩個人在一起就瘋起來。但馬祥玩歸玩,對自己家的羊照顧的還是很好。從來沒有放丟過一隻羊。
不久馬祥的父親患病了,肝部疼的厲害。看了幾家醫院也沒看好,回家來後一直在鎮上的老中醫那裏吃著中藥。後來也是家裏窮沒錢就一直拖著,拖了三年後馬祥父親就去世了。父親去世前看著馬祥好像有好多話要說,但父親平日裏話語就很少,所以對馬祥說的話就更少,馬祥隻記住父親說你好好拉扯著這個家,你是家裏的老大,記住“天作孽,猶可違,人作孽,不可活”。
說完馬祥父親既撒手西歸。這時馬祥才15歲,對父親的話還不甚理解,馬祥含著眼淚點點頭。在自己親戚和村裏鄉親們的幫助下,馬祥和母親出麵埋葬了自己的父親。
大水溝村是個靠天吃飯的地方,每年的收成都和天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自父親走後,馬祥就開始獨自種著家裏的地。馬祥把地裏的莊稼伺弄的挺好,羊也放的不錯。過年時候大羊還產下過兩隻小羊。這些事情馬祥都沒讓守寡的媽媽操什麽心。
馬祥的兩個弟弟還在上學。家裏的生活重擔就壓在了小馬祥的肩上。
父親的去世給了馬祥很大的震動。讓他忽然一下子懂得了許多事情,也成熟了許多。馬祥小小年紀就懂得了生活的艱辛和不易。他不抽煙,也不喝酒,農閑了就去挖一些中草藥和發菜來賣些錢補貼家用。馬祥賣中藥和發菜的錢回來都交給媽媽,自己從來都不舍得花一分錢給自己買個東西。
後來全村的年輕人都興起出外打工的熱潮。於是15歲的馬祥就和村裏其他打工的年輕人一起來到了離家300多公裏外的黑鴨子山礦山開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