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生意夥伴在北京王府井有一個大項目,原先北京市答應拆遷的一個著名快餐店,由於賠償金的問題一拖再拖,已經快兩年了,搞得他心灰意冷。”

“為什麽呢?”

“開始是大包大攬,說肯定沒問題。後來,對方不服要打官司。北京方麵又出麵協商賠償,給那家快餐店找了另外一個黃金地段,但賠償的錢還要我的朋友墊付。再後來,這件事反映到中央,有領導人批示,由財政拔了一個多億的專款,但是,錢早就到了北京市,又過去半年多了,一點音信也沒有。據說這筆錢拿到安徽去搞什麽期貨掙高息去了。”

“這是違反政策的,什麽人這麽大膽。”

“還有什麽人,針插不進水潑不進的北京市的掌權人,誰管得了。”

“知道安徽那邊是什麽人嗎?”

“據說是一位在當地知名的女民營企業家,辦了幾家企業,仗著有北京的後台撐腰,後來搞起集資來了,搞的熱火朝天,當場支付利息,每月還有10%的分紅,做什麽生意能有這麽高的回報,隻能是騙後來者的錢堵前麵的窟窿,說到底這是一種金融詐騙活動,出事隻是早晚的事情。”

一席話驚醒了林峰,他想起了深圳玩具廠那場大火,林峰當時從火中帶回的那個情報除了席揚非法竊取、刺探國家金融秘密的事情之外,就涉及到這件事,當時隻是提到了“白鼠”組織通過中間人在籌集活動經費,其中北京市的一位王姓副市長卷入其中。但苦於無從下手,沒有證據而不了了之。看來,可以先從安徽入手,相信很快就會水落石出。

林峰聊著想著,舉行儀式的時間到了。他陪同嘉賓來到主席台上。

成人禮宣誓儀式上,香港嘉賓和香港學生用半生不熟的普通話致詞,強調:香港很快要開始“一國兩製”、“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年代,我們要更多年輕人,為建設香港有奉獻的精神,為開創我們未來的前途,做出更大的承擔。

會場上兩個彩色氣球拉起兩條豎幅指出了此次活動的主題:“迎接香港回歸,肩負曆史責任”和“履行公民義務,共創美好未來”。

來自北京和香港的1997名中學生在天安門廣場東側香港回歸倒計時牌前莊嚴地舉起右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前宣誓成為18歲的公民。1900名北京中學生宣誓:“我立誌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遵守憲法和法律,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正確行使公民權利,積極履行公民義務,自覺遵守社會公德。服務他人,奉獻社會;崇尚科學,追求真知;完善人格,強健體魄,為中華民族的富強、民主和文明,艱苦創業、奮鬥終身。”97名香港青年學生也用普通話宣誓:“讓我們成為社會接班人——熱愛國家民族,承擔社會責任;履行公民義務;堅守法治精神;發揚民主科學;追求真理平等;建設香港,竭盡所能。”

“十八支蠟燭,被輕輕吹滅,深情的注視,留給昨夜未眠的青春。今天的我們,被陽光召喚,奔騰的熱血匯成明天引吭的高歌……”八名京港學生用普通話朗誦了一首《十八歲暢想曲》,表達了18歲青年對未來的憧憬、對生活的向往,對祖國、對父母、對教師的感激之情和純真的愛。最後,1997名京港青年學生同聲高唱《今天的陽光燦爛》,在歌聲中,寓意著香港回歸及和平美好新世紀的1997羽和平鴿迎頭明媚的陽光振翅高飛,包括觀摩宣誓儀式在內的4千多位青年學生抑製不住內心的興奮和喜悅,鼓掌、歡呼、跳躍……,歌聲、歡呼聲在天安門廣場上空久久回響,和平鴿帶著對祖國美好未來的希望飛向遠方……

活動後,記者們圍著學生們在采訪。

97名香港學生都是第一次到北京,談到這次活動深有所感。一名女學生非常興奮而又認真的表示:“1997年對我來說是非常特殊而又有意義的一年:今年香港將回歸祖國;我已18歲,完成了中學課程,還要計劃讀大學;將來要盡我所能建設香港,建設祖國。”另一位同學說:“我能作為參加此次宣誓儀式的97名香港中學生的一員,感到無比的榮幸。”有香港學生看見北京的學生一個個筆直站立,習慣“輕鬆式”站立的香港學生在此感染下也生平第一次豎立,對他們的體力來說是一個嚴峻地考驗。

北京除了參加宣誓的1900名中學生外,還組織了2000名中學生到場觀摩。在陽光下站立三個小時,有十幾位北京學生暈倒。北京市的一位學生說:“今天的成年宣誓儀式,將在我的一生中留下永恒的印記,我們的祖國一派欣欣向榮,我們有義務擔負起一個責任——把祖國建設的更加美好!”也有學生激動地說:“18歲對我意味著承擔責任和義務,意味著我將接受更多新的挑戰。我將以實際行動來履行今天的誓言,不辜負祖國和人民的期望。”

看著學生們純真的笑臉,林峰心裏很不是滋味。九七在這些學生們心裏是一件重大而神聖的事情,但就是有人想借機製造事端,而另一些人因為貪婪而不自覺地拿著國家的錢做著幫凶。

儀式一結束,林峰馬上致電薑副社長,薑副社長當天就到了北京,專門向中央領導做了匯報。在得知有關部門已經開始行動後,林峰這才安下心來,從容地帶著學生們在京進行了後邊的參觀和交流。參觀了八達嶺長城、園明圓、航空博物館、北京大學和北京市的市容。並與北京市中學生進行了各種聯誼活動。

在有著120年曆史的北京市重點中學文匯中學,雙方嘉賓與學生們共同植下“京港青年友誼樹”,之後進行了聯歡。開始還較拘謹,後來就打成了一片,聯歡氣氛熱烈歡快,幾個小時的時間內,不少學生間就建立起了誠摯的感情,分別時依依不舍。大家一起遊戲,一起合唱《東方之珠》、《明天會更好》。

香港的學生原來想像著,可能由於語言和生活習慣的不同,溝通起來會有障礙,但實際上他們能很快溝通並建立起相互的信任和友情,不少同學戀戀不舍,隻嫌交流的時間太短,有些話還沒有說盡。同學們主要就各自的學習、生活相互傾談,大多數同學還準備了很特別的禮物互相交換。相比之下,北京的同學略顯拘束。從整體來看,香港方麵的準備比較充分和有針對性,在聯歡中著重宣傳香港,比如香港的交通、香港的學製、香港的證件、香港的法律(包括基本法)和香港的廉政公署等等。北京校方則明顯準備不足,主要負責人缺乏對港交流的經驗,看重的是有什麽領導主席,無關的領導太多,活動缺乏針對性。

在各項參觀活動中給香港青年學生留下最深印象的是登長城和北京市繁華的市容。學生們在登上長城時表現出的激動心情非筆墨能夠形容。對北京的繁榮不少香港學生是沒有想到的,在他們的想象中,中國國家機關是在像故宮一樣的建築中像古代皇帝一樣的辦公。街道也沒有那麽好,建築很土,商店也沒有那麽多,那麽豪華,商品也沒有那麽豐富,實地一看遠不是那麽回事兒。在參觀北京大學後,有些同學表示:北大校園很美,對北大的水平也有所聞,很向往以後能到此學習。

香港電視記者跟蹤采訪了這次活動,但記者的問題帶著明顯的傾向性,讓林峰覺得可笑,他們的問題不外是:

他們問香港學生:這次活動的安排是不是表麵功夫多些?有沒有談到政治問題?對回歸如何看?交流前後有無變化?

問內地組織者:搞交流活動有什麽意義?你們是不是交待北京學生在接觸香港學生時不能談論政治問題?對所選的幾所交流學校是不是刻意安排的?

林峰心內感歎:看來,同族、同種、同在藍天下,香港人要認識祖國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祖國人民要真正理解香港和香港人,也非易事。

林峰的消息和想法,得到中央領導的支持,很快安徽案告破。順藤摸瓜,在政治中心的北京掀起了一陣旋風。有人自殺,有人入獄,不幸的是款項已大部分被揮霍或轉移。

在南方廣東,香港某富商之子被綁架,在國內警方的介入下,人質成功獲救。香港的這位知名綁匪也在國內被抓、起訴,但款項也被大部轉移。

在西南,“白鼠”組織在雲南的內線也成功竊得部分振災款。

“白鼠”在國內、“黑鷹”在境外的一係列的籌集活動款項的行動計劃,雖逐一告破。但款項的籌集還是達到了預期。

艱苦的鬥爭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