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對北京申奧失利的鬱悶心情很快就平複了。回歸倒數兩周年,從這一天起回歸開始倒計時,巨大的倒計時牌矗立於北京天安門廣場,顯示了中國收回香港主權的決心和信心,點燃了國人對香港回歸的熱情。香港各團體也開始頻繁到北京拜訪。

“十一”前後,林峰隨香港一個青年團體組織了97名香港學生前往北京參加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一項活動——“京港青年十八成人禮”。很少參加這類活動的該組織的香港知名人士和市政局議員也紛紛隨行。

啟德機場VIP候機室裏,林峰與議員、港事顧問等一行嘉賓在一起,大家平時忙於事務和生意,相互熟知對方卻難得一見,在等候上機的不多時間裏,熱烈地傾談著。廣東話夾雜著英文單詞,對於林峰來說聽起來也並不是什麽難事。林峰也插不上什麽話,隻是用心地聽著。

女士們談孩子、衣著、家長裏短的多一些。

男士們更關心一些時事。

他們也不時談到這次活動。

“這次活動中合唱國歌的項目取消了沒有?”一位團體的理事問總幹事。

“沒什麽問題了。香港還沒有回歸,不適宜。全國青聯對此也表示理解。”

“就是,就是,他們普通話都講不好,又是來自40多所中學,這麽短時間要教會唱國歌太難了。”

“你知道,國內青聯搞的有些活動,形式多於內容,原來他們還安排頒發憲法和基本法,又沒有繁體字的,香港的中學生有幾個認得簡體字喲。”

“那拜會港澳辦的事如何了?”

“學生們不去了,人太多沒有合適的地方。我們幾個去,但是港澳辦誰出麵還不知道。唉,林處長,請問有消息嗎?”

“還沒有。”林峰趕忙回答,其實他已經知道了安排,隻是擔心會由於出麵的級別達不到幾位的想象,因此決定先不說。因為,拜訪港澳辦的香港團體太多,回歸日近,千頭萬緒,各個主任已經是忙的焦頭爛額了。

為此次訪京活動,林峰在行前做了大量聯絡和協調工作。對主題會標、誓詞、合作形式和日程安排等與有關部門反複磋商,對其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應注意的政策,處理原則進行了商量。

香港的這個青年團體是港府青少年工作的“半官方”機構,但由於在港英統治下,始終保持著兩麵性。他們的一項調查顯示,香港學生對中國政府和領導人有信心的比例不大,擔心內地的一些腐敗現象影響香港,對香港未來政治發展和一國兩製持悲觀態度。在政策掌握上,由於“一國兩製”的關係,對內地與香港青年的要求不能一樣,愛國的標準也有區別;香港青年人從傳媒得到的信息有些誤導、也不全麵,內地有許多不足之處被放大,內地、香港青年都是祖國的未來,多些交流活動,國內好的、壞的都讓他們親身感受,對於全麵認識祖國有益。也因此,林峰不敢掉以輕心。

95名年滿十八歲的學生來自香港40多所中學,其中包括愛國學校如倍橋中學的學生,還有兩名校外青年。主要是通過多家傳媒報道信息,然後進行物色推薦,並按條件擇優選定的。出發前進行了兩天的集中訓練,將普通話能力強和有表演才能的分放各組,對司儀、表演節目、接受傳媒采訪的學生進行有重點的安排,並由專責工作人員負責。在訓練中還提出了嚴格的紀律要求,如要求學生不談政治問題,並注意在北京學生麵前不要誇耀自己,使對方感到香港學生有高人一等的感覺等。協商中還取消了雙方認為不適宜的一些活動。

就在昨天,藍天白雲下,這97名學生在一所中學的運動場,先行舉行了“香港青年十八成人禮”,這在香港也是第一次,布政司陳方安生到場主禮,新中社也有部長應邀作為嘉賓到場。共有超過200名的家長及包括十幾位校長在內的嘉賓出席,香港無線、亞視、有線電視台及香港電台、文匯報、大公報、新報、明報等傳媒到場進行了采訪活動。

該團體的總幹事主持,頒發了“十八成長匙”,舉行了開啟“成長之門”和放飛氣球等活動。他講到:社會上以“十八”為法定年齡,意味著新的開始、新的承擔、新的挑戰和新的盼望。今次舉行的成人禮是本港過往從未出現過的,希望通過活動,使社會人士對年輕人表達更多的重視、信任和鼓勵。未來的香港,需要依賴今日的年輕一代負責管治和帶領,在回歸前舉行“十八成人禮”,也顯得別具曆史意義。

布政司陳方安生在致詞中呼籲參加這次活動的青年充分利用這次機會,與北京的青少年交流,加強彼此的溝通和了解,她說:香港會和你們一樣,跨越九七、迎接21世紀的來臨,香港也會維持高度自治,保持在經濟和金融方麵的重要地位。她還特別強調了十八歲的香港青年已經具有了法定的投票權利。

10月1日清晨,在天安門觀禮台上,林峰與學生們一起觀看了升旗儀式。林峰記得在上次觀升旗還是在大學的時候,他與許慧兩人借了兩輛自行車,天黑著就趕到了天安門,躲在背風處,冷得嘴唇都紫了。觀旗時,兩人依偎在一起,從未那麽激動過,手牽著手唱著國歌。然後,他們迎著初升的太陽,心中充滿著對未來的憧憬開始了新的一天。看著跟前這97個香港學生,林峰依然熱血沸騰,那種久違的溫暖與溫馨湧上心頭,不禁淚流滿麵。

吃完早飯,林峰與嘉賓們一起乘車前往舉行儀式的現場,再次來到天安門廣場。車到中國曆史博物館後,有一位嘉賓提出要參觀“抗日戰爭紀念展”,由於已經清場所以未成行。在休息廳內,大家紛紛購買了印有“一國兩製”的鄧小平頭像紀念封,林峰安排領隊接受了北京電視台的簡短采訪。這幾天,林峰沒敢放鬆一步,由於國內接待單位與港澳團體打交道的機會比較少,又處於回歸前的關鍵時期,對於團內的“**”人物,林峰幾乎是步步緊跟,盡管招來不少白眼,林峰隻是裝聾作啞,該幹什麽幹什麽。但林峰紮實謹慎周到的工作態度,最終還贏得了香港同行嘉賓的認可,逐漸開始放鬆下來,無話不談。

離儀式開始還有一段時間,林峰與一位港事顧問聊起天來。他的一段話引起了林峰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