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皮埃爾·塞爾,還是牛廣誌,或者是台上的陳默,都沒有解釋那個公式。

給所有人都留下了一個疑問。

頒獎繼續。

正如皮埃爾·塞爾說的那樣,首位物理獎得主正是牛廣誌。

默獎公正!

雖然是華國人,但是所有人都忍不住豎起了大拇指。

數學成就,誰高誰低行家一眼就能分出來。

而物理的分支專業卻太多了,不同的專業成果其實很難進行對比。

但是一般來說,理論高於實際。

理論物理的研究成果會更重要,實際應用的成果在新的物理理論麵前隻能甘拜下風。

但是,提名人當中,有一個當下最熱鬧的成果。

那就是石墨烯。

四個提名人當中,三個都是石墨烯的拓展應用,其中還有陳默研究中心的李東。

隻要是對石墨烯稍微有點興趣的人都知道,這位可是第一篇石墨烯論文作者,也是呼聲最高的人。

最終獲獎的卻不是他。

首位默獎物理獎得主:華國牛廣誌。

成果:等離子態理論模型。

在此之前,對於非理想等離子體,離子之間存在強耦合,還沒有單一的理論模型能夠在任意密度和溫度範圍內,對離子之間的相互作用進行統一描述。

理論物理的新突破。

唯一遺憾的就是,這個模型還沒有通過完全驗證。

否則今年諾獎提名裏肯定也會有牛廣誌的名字,甚至很可能把陳默都幹下去。

這也是牛廣誌呼聲不高的原因。

如果他獲獎了,這個模型又失敗了,對陳默和默獎影響都極其大。

可是陳默偏偏就頒給了牛廣誌。

如果這還不叫公正,那什麽才叫公正?

牛廣誌自己都沒想到會獲獎,都做好陪跑的準備了,聽到自己的名字臉上表情精彩萬紛,拉著旁邊的李東一個勁兒地問。

“默神是說我嗎?默神是在說我嗎?”

李東氣得直翻白眼。

“牛總,就算我得罪過你,你也不能痛打落水狗啊,你這樣做很沒道德的知道不?”

直播間的網友全都笑抽了。

“哈哈,牛總也有發慌的時候。”

“默神也不提前通知一聲,看把我們牛總嚇成什麽樣了。”

“別胡說八道,我牛總那是被嚇著了嗎?牛總那是看頒獎典禮沒有文藝節目,在那調節氣氛呢……”

別看網友們現在調侃牛廣誌,可是等他登台的時候,直播間裏“牛總牛嗶”都刷滿屏了。

人氣就是高!

下一項,化學獎。

呼聲最高的是陳默研究中心化學實驗室的魏正坤。

成果:6個9的超高純度試劑製備技術。

可是陳默卻沒有頒給他。

首位默獎化學獎得主:燈塔約翰遜。

研究成果:石墨烯功能化學應用。

沒聽錯,就是石墨烯。

石墨烯作為新興材料應用領域極廣,約翰遜的研究方向就是其化學應用特性,成功避開了牛廣誌。

不然,他也會和李東一樣落選。

時也,命也!

不少人都感慨約翰遜真踏馬地幸運,同時也替魏正坤惋惜。

陳默研究中心接連兩員大將落選,大家也把陳默的心思猜得八九不離十了。

這是避嫌呢。

為了保證首屆默獎的公正性,犧牲了自己的研究員。

約翰遜可真是走了狗屎運。

這位幸運兒站在話筒前,臉上洋溢著自信。

“為了表示對默神的尊重和感謝,我將用華語發表感言。”

他說的是英語。

可是下麵的外國科學家們不約而同看向皮埃爾·塞爾。

你帶的好頭!

不過大家也有些奇怪。

約翰遜既然都能用華語發言了,怎麽在台上和陳默交流的時候還是用英語呢?

很快,答案就出來了。

約翰遜很正式地從口袋裏拿出一張紙。

WTF!

發言稿都準備好了。

約翰遜你到底有多自信?

眾人集體捂臉。

而約翰遜則照稿讀了起來。

“瘦些母,沃腰甘些摸森……”

他說的是什麽?

為什麽智能助手沒有同聲傳譯?

外國現場嘉賓全都低頭看向腕上的個人信息終端。

還以為設備出了問題。

華國人則是絕倒一片。

大哥,你說的是燈塔方言嗎?

剛才的皮埃爾·塞爾的華語雖然帶著歪果仁固有的腔調,但是華國人都能聽得懂。

而約翰遜念的聽起來像是華語,可是你想理解他的意思估計得要不周山出馬才能做到了。

平聲加上大平舌,華國人都聽大不明白,就連智能助手都沒識別出是什麽語言。

最後,陳默實在受不了了,欠著腳看了眼發言稿。

他終於確定約翰遜說的是確實是華語了。

因為發言稿上麵都是中文。

但是每個字上麵都標注了英語音標。

難怪歪果仁聽不懂,華國人聽不明白,連智能助手都沒識別出來。

陳默趕快打斷他。

“約翰遜教授,你還是用英語吧。”

“呃,默神,是我的發音不夠標準嗎?”

約翰遜愕然看著陳默。

不應該啊。

為了這個華語發言,約翰遜可是沒少下工夫。

他讓他的華國學生寫的發言稿,再一個字一個字的念,他親自用音標一個字一個字地標注過去。

這點活兒忙了整整三天,最後華國學生都累吐了。

“你這個發音和標準已經沒有關係了,估計不周山都無法識別。”

陳默直接告訴他這個殘酷的事實,然後無語望天。

約翰遜這才知道,他那個華國學生不是累吐的,而是被他的發音惡心吐的。

他急忙換成英語匆匆謝了一圈,然後拿著獎杯捂臉,在一片歡聲笑語中跑下台。

太踏馬地丟人了!

頒獎繼續。

接下來是生物獎。

許多人不由自主把目光投向周克用。

作為【納米機器人】的共同發明人,基因編輯技術一騎絕塵,使周克用成為生物獎最熱門人選。

但是經過前麵的物理和化學獎,現在誰都不敢打包票了。

周克用應該也會被陳默犧牲掉。

陳默又會把這個獎給誰呢?

人們的目光轉到坐在周克用旁邊,五大三粗如同摔跤手更勝過科學家的伊萬諾維奇。

不出意外就是他了。

世界基因學會留華專家,唯一的提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