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方小悅就在濱海市見到了以周教授為首的直屬大學團隊。

當然,這個團隊裏大多數人都是搞人工合成澱粉的,隻有少數幾個人是來負責洽談捐贈一事的。

方小悅自然沒心思和他們談什麽捐贈,直接就讓周冰冰將整個團隊安排在五星級酒店之後,由周冰冰出麵和那幾個人洽談捐贈一事。

而方小悅則拉著周教授一行人,就直接去了自己的實驗室,先帶對方參觀了一番之後,趁著對方一行人還震撼於現在的機器人技術這麽高超的時候,就詢問起人工合成澱粉的事情來。

這倒不能怪他小人,主要是他擔心對方不願意說。

畢竟這玩意如果真的搞成了工業化,其產值市場將會是千億萬億級別的!

畢竟是人都要吃飯的!

實際上,他倒是小看了周教授的心胸。

周教授對於人工合成澱粉倒是言無不盡。

當然,主要是周教授覺得跨行如隔山,再說了,關鍵性的東西在自己手上,壓根就不怕別人竊取自己的勞動成果。

在周教授的口中,方小悅震驚的了解到,自己在網上了解到的信息已經落後了。

簡單來說就是周教授這個團隊又搞出了新花樣!

之前,他們在實驗室裏模仿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64個步驟,不但整個過程麻煩無比,並且經常會因為參與進去的各種酶相互幹擾而實驗失敗。

但自從去年他們發現一種新酶之後,情況就發生了變化。

他們將人工合成澱粉的步驟已經縮減到了11步!

並且在這個人工合成澱粉的過程裏,已經不需要陽光的參與,隻需要二氧化碳,水和電!

論文已經送去審核了,這將會是震驚科學界的科學進步!

方小悅預感周教授這個團隊已經預定了今年的國家大獎!

說實話,方小悅都被震了一把。

他也隻能感歎,人類的智慧無限,在這個世界裏,並不是隻有他才能夠做到一些事情的。

當然,即便是這樣,方小悅也沒打算放棄研究這個。

畢竟人工合成澱粉現在還僅僅處於實驗室階段,其想要工業化生產,難度還是很大的。

最關鍵的是,人並不僅僅隻需要澱粉就能夠存活的,還需要其它東西!

譬如蛋白質,維生素乃至於微量元素。

畢竟人工合成的澱粉可不像自然界裏的土豆粉,紅薯粉一樣,自然帶著一些維生素,微量元素。

方小悅隨後就邀請周教授乃至於他的團隊加入到自己的項目之中,並且他也明言了一些事情。

譬如如果項目做出了成績,該給他們的榮譽,金錢分文不少。

同時,方小悅會在濱海市給他們每人一套公寓,每人不低於100萬的安家費等等,以方便他們的家人跟著入住等等。

對於如此優厚的條件,再加上國家科學院的鼎力支持,周教授等人都沒有多思索,就答應了下來。

隨後,就在小小智能設備公司與濱海大學合作開辦的實驗室裏,方小悅就帶著周教授等人開始嚐試將人工合成澱粉進一步推進到工業化生產,同時,盡可能的減少工作步驟。

如果換成周教授的團隊,這一步大概還需要十多年時間才可能完成。

畢竟像這種實驗,是需要時間去消磨的。

反複的做實驗,反複的核對數據,反複的尋找一個隱藏在眾多知識海洋裏的答案。

但對於方小悅來說,這一切都太簡單了。

由於金色光點的特殊性,他可以動用金色光點來模擬人工合成澱粉的一切環境和物質。

金色光點模擬的二氧化碳,各種酶以及電能,可以先在方小悅體內以每秒上千次的速度進行實驗。

要知道,在實驗室裏,這樣的實驗一個流程至少需要一整天時間!

也就是說,在方小悅體內,一秒鍾就能夠進行現實裏三年時間的實驗。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方小悅隻用了幾秒鍾就找到了實驗的最佳方案,然後他就將方案寫下來,交給周教授等人驗證。

要說周教授對於方小悅還是很服氣的,畢竟他暗中打聽過蘇小小的情況。

但周教授團隊裏那些人就不一樣了。

蘇小小在他們眼裏也就是個二十來歲的小丫頭片子罷了,即便是有錢,在對於科研人員來說,錢並不是足以讓他們信服的東西,他們更崇拜學術大佬。

因而當方小悅將實驗方案寫出來交給他們的時候,他們心裏還是暗暗不滿,感覺蘇小小太托大了,一個從沒有接觸過這類實驗的小丫頭片子,居然大咧咧的拿出一個實驗方案來讓他們驗證,簡直可笑至極。

當然,即便他們心裏不滿,職業道德還是讓他們老老實實的將實驗過了一遍。

可等實驗數據出來之後,他們震驚了。

“什麽?澱粉出產率竟然高達百分之二十以上!!不可能吧?小李,將實驗數據重新過一遍,我懷疑有疏漏。”

周教授看到實驗數據報告的時候,滿眼的不相信,隨即就指揮了起來。

要知道他們之前之所以沒法將人工合成澱粉投入到工業化生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澱粉出產率太低了!

他們所做過的實驗裏,澱粉出產率最高的也就隻達到了2.7%左右。

這還是他們將整個實驗的酶反應時間拉長到之前的2倍,才達到這個效果的。

而想要將人工合成澱粉工業化生產,這個澱粉出產率肯定不能太低。

畢竟工業化生產是追求利潤的,不管是機器還是各種材料乃至於電能的投入,都是要計算成本的。

當澱粉出產率太低,就意味著盈利近乎沒有,甚至於連成本都抵消不了。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工業化生產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就算是國家投入資金進行生產,每生產一噸澱粉就要虧損幾千元幾萬元甚至於更多,這樣的工業生產,誰能夠一直幹下去?

這樣幹的話,還不如老老實實多開耕一些荒地,性價比要高得多。

而人工合成澱粉的工業化出產率應該在百分之十八以上,隻有這個程度的出產率,才能夠回本。

毫無疑問,在出產率高達20%以上之後,就可以投入到工業化生產了。

這才是周教授等人震驚的原因所在。

在忙碌一番之後,周教授確定這次實驗的數據結果沒有任何遺漏。

但他依然還是很不放心,安排著人員再度進行實驗。

這並不奇怪,就好似之前那些科學家研究核聚變一樣,幾十年時間都沒能夠有點成果,突然之間就成功了,這心啊,懸在半空,是放不下來的。

隻有反複試驗,確定實驗沒有出現問題之後,他們才會相信這是真的。

畢竟對於任何科研人員來說,能夠重複實驗的實驗結果,才是真實可靠的。

在連續三天的反複實驗之後,周教授手上拿到了幾份實驗數據報告,上麵的數據都證實了一點。

按照這套蘇小小製定的實驗方案,人工合成澱粉的出產率的確達到了百分之二十以上!

隨後周教授就找到了方小悅,激動無比的將實驗數據報告交給了對方:“蘇教授,人工合成澱粉可以工業化生產了!”

實際上,在方小悅交給對方實驗方案的時候,就知道這次實驗的結果肯定不會差。

隻不過他沒有想到周教授做事這麽嚴謹,居然還重複實驗了好幾天,才找到自己。

隻不過,百分之二十的澱粉出產率,在他看來還是太低了一些。

如果不是擔心這些人接受不了,腦子出現問題的話,方小悅最初的實驗方案是奔著澱粉出產率百分之八十去的。

畢竟隻有這樣的出產率,才能夠稱得上是高效的糧食生產!

因而就在周教授等人忙著撰寫相關論文的時候,方小悅又拿出了一個新的實驗方案。

周教授等人這次就沒有之前那樣的心裏牢騷了,而是老老實實的按照實驗方案進行了實驗。

而這次實驗的結果簡直就震裂了他們的三觀。

澱粉出產率竟然提升到了百分之五十!

這幾乎一度讓他們懷疑實驗做了假。

但問題是這幾次的實驗都是他們自己親手操作的!

總不可能是他們自己在自己不知道的情況之下做了假吧?

在反複實驗十次之後,他們才確信這是真的結果。

既然實驗沒有出錯,那麽最不可能的結論就是真實的結論。

但問題是,蘇教授怎麽就能夠拿出出產率這麽高的實驗方案呢?

難道她已經知道了結果?

但不管他們心裏是怎麽想的,最終還是不敢去詢問方小悅。

畢竟對於他們來說,這樣的猜測太荒謬了。

而等到方小悅拿出第三個實驗方案的時候,周教授等人的內心就已經麻木了。

沒錯,就算是實驗結果出來之後,他們看到澱粉出產率再度提升到了百分之八十五之後,內心也是麻木的。

將實驗數據報告交給方小悅之後,周教授等待著方小悅拿出下一份實驗方案。

畢竟他對此都習慣了。

可方小悅這次的話卻與以前不同:“周教授,現在可以開始測試工業化生產,製定工藝了,我已經購買了一個小工廠,配備了三千名工程機器人,你們可以隨意調用。”

方小悅這話讓周教授有些猝不及防。

但轉念一想,這也算是正常。

畢竟對於人工合成澱粉而言,百分之八十五的出產率已經不低了。

如果轉為工業化生產的話,出產率還可能會下降一些,但至少也會在百分之八十三以上。

畢竟在人工合成澱粉的過程裏,沒有任何損耗是不可能的。

和方小悅告辭之後,周教授就帶著自己那幫人馬直奔濱海市郊區的那座小工廠。

所有人的情緒都從麻木轉變成為興奮。

畢竟,從這一刻開始,人類科技又將會出現一項新的巔峰科技!

方小悅買那座小工廠隻是看中了工廠的土地罷了。

因為這座小工廠隻是一座用來加工塑料製品的小工廠,早在15年前就倒閉關門了。

隻不過這一帶之前沒有納入濱海市開發計劃之中,因而這座小工廠壓根就沒有人願意買。

有了工程機器人的幫助,周教授等人重新建立一座工廠都是輕而易舉的。

在工程機器人的忙碌之下,小工廠原有的廠房被盡數推倒,裏麵的生產線早就被原老板的兒子當成廢鐵賣掉了。

新的廠房迅速重建,整個過程就好似快放的視頻一般。

前後隻用了兩天時間,天藍色的廠房,美麗的花壇乃至於廠門後麵的一個噴泉小廣場就盡數建立了起來。

隨後就是生產線的建立、調試以及外部電纜的接入。

周教授製定的計劃是建立一座年產量300萬噸澱粉的澱粉工廠。

像這樣級別的工廠,是不需要單獨建立核聚變堆的。

隻需要從濱海市的某個變電站接入一根巨粗的電纜即可。

在生產線盡數建造,安裝調試完畢之後,周教授就請方小悅出麵,邀請了學術界的相關大佬乃至於當地政府的諸多領導,來參加澱粉工廠的落成竣工開機儀式。

當然,在這之前,他們還需要先真正的開機測試一遍才行。

而開機測試的結果讓周教授等人的臉色變得通紅無比。

這並不是羞愧,而是成功的喜悅。

他們意識到,從這一刻開始,人類對食物的索求,不再是從田地,河流乃至於森林,海洋之中索求了,而是將二氧化碳和電能在工廠裏轉化為食物!

這對於農業而言無疑就是一個巨大的衝擊,對於人們的三觀也是一個巨大的衝擊。

世界上不再有饑餓!

這是何等偉大的事業!

在反複開機測試數次,確定沒有問題之後,工業化生產澱粉的工藝技術規範也隨之在周教授等人與幾位工程師的努力之下,整合了出來。

畢竟AI智能現在還不是萬能的。

三天之後,澱粉工廠的竣工開機儀式在眾多媒體記者的攝影機,照相機下開啟。

隨著濱海市某位首長按下那個瓦藍色的開機按鈕,輕微的轟鳴聲隨即在工廠裏響起。

僅僅半個小時之後,第一罐生產出來的澱粉就順著生產線出現在大家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