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克氚元素的市價高達50萬炫炎幣。
當然,貴隻是一方麵,最關鍵的則是其生產不易,想要獲得就必須提前下訂單。
方小悅提前了半年時間下單,到現在為止,核聚變反應堆都造好了,氚元素還沒到位。
至於氘元素在星球上較之氮氣,氧氣這些元素也算稀少,但整個星球的氘元素含量高達50萬億噸,提煉比較容易,又不具備放射性,因而就算是一些普通氣體提煉公司都有生產和儲備,購買起來相當容易。
半個月後,氚氘元素盡數到位。
站在操作台前,方小悅將一條條指令下達。
“電源接入!”
……
“束縛電磁場開啟!”
……
隨著震耳欲聾的轟鳴聲響起,束縛電磁場迅速成型。
……
“0.5克氚注入!”
“2克氘注入!”
……
“加壓到1萬個大氣壓!”
……
“加壓到2萬個大氣壓!”
……
此時,經過充分混合的氚氘元素在束縛電磁場中心處形成了一團氣體。
“點火!”
隨著方小悅一聲令下,特殊製造的超高壓噴電嘴將一束溫度高達千萬的電漿噴入了混合氣體之中。
一瞬間,超高壓,超高溫使得那團混合氣體開始了核聚變反應。
熾熱無比的光熱使得氣體的溫度迅速上升到數千萬度。
無盡的光熱在中心處形成了一個小小的太陽。
“核心溫度3500萬度!”
“壓力上升到十五萬大氣壓!”
……
一個個實驗數據被迅速的記錄了下來。
在120秒後,核聚變反應開始緩緩減緩停止。
實驗室裏頓時響起了激烈的歡呼聲。
由不得這些學生不興奮鼓舞,要知道,這是他們從無到有,自己一點一滴製造出來的核聚變反應堆。
這個反應堆在第一次試驗就能夠正常運轉120秒,這已經超過了他們的預期。
要知道,最初方小悅設定的運轉時間隻有60秒。
畢竟這玩意雖說比核裂變反應堆要安全很多,但如果一旦發生意外,轟然爆開的話,其威力也不會亞於一枚5000公斤的巡航炸彈!
別的不多說,整個實驗樓都會被摧毀。
說實話,方小悅在這裏進行核聚變反應堆的運行試驗,所有學生心裏都捏了一把汗。
就連批準實驗的核物理係主管都冒著身家性命的風險。
但實驗成功了!
這無疑就是濱海交大的一個壯舉。
要知道,在炫炎國內,除了國家科學院的核物理實驗室之外,其餘大學都沒有獨自開啟過核聚變反應堆實驗。
人無我有!這原本就是提升大學名氣的一種方式。
很快,濱海交大裏負責宣傳的幾個小幹事就端著相機一溜煙跑了過來,抓著方小悅就是一陣采訪。
方小悅並不打算在核聚變反應堆運行時間超過世界紀錄之前就宣布出去。
畢竟120秒的運行時間,對於炫炎國或者醜德拉斯國的運行記錄來說,還是太短了。
這個時候宣傳出去,在他看來就是個笑話。
因而濱海交大暫時隻是在校刊上刊登了介紹文章。
第一次運行試驗停轉之後,方小悅等到反應堆內的溫度降低到正常範圍後,就帶人進去對反應堆內部情況進行了檢查。
經過檢查發現,反應堆內壁還是受到了大量中子流的衝擊。
雖說經過他改進的束縛電磁場發生器所產生的電磁場,能夠盡最大可能束縛核聚變反應時所產生的高溫氣體,中子流,但由於材料限製,依然會有不少中子逃逸出去,使得內壁受損。
當然,其受損情況實際上比國家科學院主持的反應堆情況好多了。
國家科學院所建造的反應堆,每運行一次,受損的內壁基本上都需要更換,否則等到下次運行時,很難保證安全。
雖說核聚變反應堆所產生的核殘留極小,但其運行時所產生的海量中子,一旦突破內壁,散溢到外界,那麽其殺傷力絲毫不亞於一枚小型中子彈炸開。
光是想一想都讓人心驚肉跳。
當然,完好的反應堆內壁是複合結構的,同時也是反應堆內體積最大的構件。
一般來說,反應堆內壁是由鎢合金,鉛等等材料製成,以起到抗高溫,抗輻射,抗壓力的作用。
因而一般來說,隻要不是出現電磁場發生器突然停止運轉,中子流是很難突破內壁,散溢到外界的。
這也是為什麽濱海交大會同意方小悅在實驗樓做實驗的緣故。
但方小悅所設計製造的反應堆內壁,至少還可以承受三次試驗的中子流轟擊。
因而在檢查了反應堆內部情況,檢查了各種設備之後,方小悅再度啟動了一次反應堆實驗。
這次反應堆的運行時間直接就推到了240秒。
由於方小悅給核物理係主管打了招呼,因而這次實驗壓根都沒有驚動濱海交大的宣傳幹事。
唯一麻煩的就是由於單位時間內消耗電力過高,差一點就讓濱海交大的專屬變電站直接跳閘。
如果不是方小悅及時關停了反應堆,就真的跳閘了。
那樣的話,整個濱海交大需要用電來維持的實驗都會不得不中斷,甚至於一些實驗材料會受損,導致巨大的損失。
因而在第三次反應堆實驗之前,方小悅就向上申請了單獨架設專用電纜的報告。
雖說報告經過研究之後被批準了,但方小悅也需要為此付出800萬的費用。
沒法,這個項目原本就是私人公司投資的,不屬於濱海交大自有項目或者國家項目,因而為實驗而單獨架設的專用電纜,也隻能由項目自掏腰包。
畢竟人家電網公司也不是做慈善的,800萬已經是成本價了。
像那種專用電纜,一米就要六七千!
鋪設一公裏多的電纜,光是材料費就是六百多萬了,再加上施工費等等,800萬真心不貴。
不得不說,這樣的投入會讓人肉痛的。
畢竟這玩意,方小悅以後不用了,賣都賣不掉。
濱海交大也不用出錢租用的。
隻能算是方小悅給濱海交大的義務投入了。
當然,鋪設這樣一條專用電纜,也是需要兩個月時間的。
因而在這兩個月時間裏,方小悅根據反應堆兩次運行所出現的狀況,重新修訂了設計方案,在各大工廠下了訂單,對一些零件,構件進行更換。
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
兩個月時間很快過去。
專用電纜鋪設完畢,反應堆也重新修整完成。
這一次,方小悅將運行時間定在了360秒。
這已經超過了核聚變反應堆的最高運行時間。
當然,如果運行狀況正常的話,那麽也可以將運行時間提升。
隨著方小悅的指令下達,外殼被刷上了一層銀光漆的反應堆再度運轉了起來。
束縛電磁場生成,氚氘元素注入,逐步加熱,最終點火,小太陽生成。
這次實驗的結果出乎了除方小悅之外在場所有人的預料。
其內的溫度和壓力都超過了設計指標。
同時,反應堆的運行時間竟然達到了1617秒。
這差不多就是27分鍾,接近半個小時!
並且輸出能量第一次超過了輸入能量!
唯一的問題就是在反應堆向外正反饋輸出電力的時候,電力過猛,使得濱海交大的變電站直接跳閘,就連變壓器都跟著燒了一台。
濱海交大的後勤主管在得知消息後,跑過來就是一陣怒吼。
沒法,這種事情出了,追究領導責任第一個就是他啊。
但這位後勤主管的怒吼聲很快就被聞訊趕來的核物理係主管給壓了下去。
“實驗數據表給我看看!”
看完實驗數據表的核物理係主管幾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是真的?沒造假吧?”
“電腦裏都有記錄,你可以自己看看。”
方小悅攤了攤手,他可以猜到這個實驗結果,之後會產生多大的轟動。
實際上也正是如此。
隨著核物理係主管的上報,濱海交大的高層盡數趕到實驗室。
雖說濱海交大的高層也都是搞學術出身的,但他們不一定都是搞核物理的,其它專業的不少,因而即便他們看了實驗數據表,還是需要核物理係主管給他們介紹情況。
當然,介紹是很容易的,不用太高深的學術講解,隻需要將核聚變反應堆的最高運行時間拿來進行對比,大家就知道這個運行試驗有多成功了。
畢竟現在最高運行時間也就隻有5分鍾左右,而方小悅主持的運行時間就達到了27分鍾,5倍以上!
這就是突破性的成就!
並且反應堆從設計到設備等等,都與以前的反應堆有很大不同之處。
簡單來說,這就是濱海交大自主創新搞出來的反應堆。
雖說運行27分鍾的反應堆還不足以投入到商用之中,但在場高層都能夠看到其卓越的潛力。
相信,隻要給予時間,運行時間會繼續提升,直到可以投入商用。
當然,到了這個時候,濱海交大的高層就對這個項目重視了起來。
之前跳閘帶來的影響算個毛線啊。
很多實驗室不是都自帶發電機嘛?
損失不大!
關鍵的問題就是學校如何支持這個項目。
畢竟濱海交大如果就這樣無視下去,等到項目搞好了,濱海交大的高層也不好意思說是自己學校的項目啊。
錢,濱海交大沒有。
這並不奇怪,任何一個大學,哪怕是京城大學,每年所獲得的經費都是不夠用的。
再多的錢,隻要多開幾個科研項目,瞬間就可以燒沒。
但錢沒有,其它方麵的支持還是可以的。
譬如允許方小悅使用學校內的所有設備,其中包括超級計算機。
光這一點就給方小悅節約了不少錢。
要知道,反應堆在每次運行之前,都需要將各種數據輸入超級計算機,進行反複模擬運算,確定沒有問題之後,才會正式運行的。
除此之外,高層還給了方小悅隨意調用校內人員參與項目的特權。
甚至於表示最多再過一個月時間,方小悅的副教授職位就要批下來了。
說實話,他以一個講師的身份來主持這個項目,處境是有些尷尬的。
之前甚至還有人想要將這個項目從他手上撬走。
隻可惜,那個私人公司也是方小悅的,讓對方無功而返。
當然,方小悅對於私下的閑言碎語是不怎麽關注的,倒是他手下那幾個碩士研究生為他打過幾次抱不平。
這次實驗很快就被濱海交大宣布了出去,並舉行了記者招待會,來介紹這個項目的進程。
方小悅實際上壓根就不想參加什麽記者招待會的。
但濱海交大以向這個項目注資300萬作為代價,將他從實驗室裏拖到了記者招待會現場。
由於這個成果著實有些驚人,因而知道少許內幕而來參加記者招待會的記者人數高達上百人之多,其中不乏官方媒體的記者。
整個記者招待會都是由核物理係主管主持,隻是到記者發問的時候,方小悅才起來接受記者們的詢問。
在大概向記者們介紹了一些該項目的情況之後,某個商報的記者就站起來發問:“請問蘇教授,您能預測該反應堆投入商用的時間嗎?”
實際上,這樣的發問以往經常出現在與反應堆有關的記者會上。
畢竟反應堆這種東西,你介紹得再多,大眾老百姓都聽不懂,但你要說這玩意多久才能夠投入商用大家就懂了。
要知道,這核聚變反應堆可是被稱為綠色環保的未來能源科技。
之前也有很多媒體報刊介紹過了,大意就是核聚變反應堆投入商用之後,電費將會降低到一個讓人發指的程度。
由此帶來一係列的社會變化將會導致社會財富迅速增加,老百姓的生活也將會步入一個新台階。
如果詳細介紹的話,整個過程可以寫出一篇數萬字的論文來,但簡單介紹就幾句話。
電費可能會從每度5毛降低到零點幾分的程度,從而導致鋼鐵,塑料等等基礎產業的成本大幅下降,這也就使得人力價值大幅提升,最終導致老百姓的收入變相提高。
當然,實際情況與這個或許會有些出入,畢竟光是氚元素的提煉不易,再加上核聚變反應堆的研究投入,製造投入等等,就使得核聚變發電的成本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