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也給了馬般雲表現自己的機會。

幾個混混剛上車,還沒來得及搶劫,就被馬般雲一拳一個給打下了車,然後就用他們自己帶來的繩子給綁成了一團,一個個掛在了路邊的風景樹上。

車上遊客們在放下心的同時,自然給馬般雲鼓勁叫好。

甚至於登機之後,還有漂亮小姐姐想要將座位調換到馬般雲身邊。

這倒不是一定想要做點什麽,用她的話來說,坐在這個小弟弟身邊,有安全感。

不過乘坐飛機回國的路上,倒沒有發生什麽意外了。

回國之後,她們就匆匆趕往明月市,入住了武協安排的酒店。

凡是參加格鬥之王爭霸大賽的選手,都要統一服從住宿安排的。

要說這次大賽的參加選手正在絡繹不絕的趕到,武協安排的酒店已經住滿,不得不又安排了一個酒店。

據方小悅從濱海武協所得到的數據,這次大賽的報名人數已經達到了六萬七千多人。

但基於明月市的條件有限,不可能一次性接待上萬人,當然最關鍵的還是如此之多的選手如果都來明月市的話,勢必會造成經費上的極大浪費。

因而各地武協隨後就在各地進行了海拔初選。

說簡單一點,就是測試一下那些報名選手的實力,如果實力的確太差的話,就別去明月市了,免得浪費時間。

這一篩選,就篩掉了六萬之多。

最終能夠抵達明月市參賽的炫炎國選手也就隻剩下五千多人,而從世界各國趕來的報名選手隻有八百多人,兩者加在一起,一共六千四百多人。

整個比賽過程都會采用在各大平台直播的形式進行。

明月市最大的綜合運動場被設為這次大賽的賽場。

其內一共設置了二十四個擂台。

整個賽程安排分為:前期的淘汰賽,後期的決賽。

前期淘汰賽就是所有選手進行1VS1的對決,每15分鍾一場。

光著前期淘汰賽,就要連續進行十天,最終決出48名決賽選手。

考慮到公平因素,前期淘汰賽的選手每人有兩次機會。

但如果兩次比賽都輸了,那麽就真的被淘汰了。

不得不說,這次格鬥之王爭霸大賽的宣傳聲勢極大。

方小悅這幾天打開手機上網時所看到的新聞,百分之四十都和這場大賽有關係。

什麽參賽選手中的翹楚點評,什麽某某參賽選手在酒吧爆發衝突,什麽參賽選手揚言拿下冠軍等等。

等到正式開賽的那一天,李思雅三人作為選手出了酒店,就乘坐專門的大巴車,直接送往賽場。

方小悅則打了個的士過去。

就連的士司機都忍不住向方小悅吹噓自己家某個親戚參加了這場大賽。

等到了賽場,方小悅看到整個運動場內外都是人山人海。

作為舉辦賽事的城市,明月市的老百姓自然是很積極的加入到了這場盛事的圍觀活動之中。

在擂台四周都圍滿了大大小小的主播,他她們擺出各種姿勢,用聲調不同的話語,向直播間內的觀眾介紹著這一盛會。

周冰冰、武小妹兩人自然也是重操舊業,在擂台邊上擺開了架勢。

隻不過由於方小悅的關係,她們的位置可以說是最好的。

不得不說,這次大賽稱得上炫炎國近十年來最為鼎盛的一場武術比賽。

24個擂台同時開打,上台對陣的選手都是之前經過一次初選的,因而基本上都是功夫好手,那種濫竽充數的家夥在初選的時候就被各地武協給剔除了。

因而他們的對打也是相當好看的,讓現場觀眾們看得是目不轉睛。

而慕名而來的主播也趁機撈了不少好處,讓他們的粉絲狠漲了一波。

當然,在線人數最多還得是大賽官方的直播間。

畢竟那些主播再厲害,也隻能直播一個擂台的比賽,而大賽官方的直播則是在每個擂台的四個方麵都加裝了攝影頭,直播間裏一共有八十多個畫麵,你想看哪個直接點進去就可以了。

當然,這方便倒是方便了,可有些網友還是喜歡看主播們解說的比賽。

畢竟雙方厲害與否,大多數網友還是看不出來的,因而就需要人替他們解答。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一些略有武術功底的主播就比較吃香了。

他們功夫好不好且不多說,但他們的眼力肯定要比一般普通人強上很多的。

因而他們直播間的粉色上漲很快。

周冰冰這兩年在網上主要都是帶貨直播,因而她在擂台旁開了直播間之後,粉絲並不算多,畢竟很多喜歡在直播間買商品的都是女性,而女性對於武術格鬥什麽的興趣,天然就不如男性那麽高。

當然,也不是說所有女性都是如此。

但這也就造成了周冰冰開了直播之後沒幾個人的情況出現。

不得不說,周冰冰對直播事業是熱忱真誠的。

在發現這個問題之後,她隨即就找到了蘇小小,邀請她在直播間裏幫幫忙,對擂台上的比武進行解說。

方小悅這個時候也是閑得有些無聊。

畢竟對於她來說,擂台上的那些選手,實力太弱了,在她眼裏,就好似兩個小朋友在打架一樣,處處充滿了破綻。

周冰冰給她一說,他倒是沒有拒絕,隨後就開始進行解說。

在武學一道之上,不管是境界還是見識,他絕對都是大宗師以上的級別。

因而他來解說這些比武,很輕鬆就做到了理論性強,輕鬆詼諧有趣。

這也就使得周冰冰的直播間裏,在線人數瘋狂上漲。

畢竟隻要是他評判的比賽,誰輸誰贏完全就是如同他嘴裏的預判一般。

這如何不能引起大家的興趣。

拋開方小悅在周冰冰直播間裏引發熱潮,隻說李思雅幾人,在忐忑利亞經曆了那麽多之後,光實戰經驗而言,絲毫不亞於那些格鬥好手,甚至於還要勝過。

再加上境界的碾壓,以至於在前期淘汰賽的時候,完全就是一路碾壓過去。

當然,如此一來,她們也就會暗中列為了種子選手。

在賽程安排上也是盡可能的避開其他種子選手。

這樣安排的好處就是盡可能減少高手之間的提前碰撞,以至於讓一些實力不濟的家夥進入到決賽之中。

如此一來,等到李思雅三人齊齊進入決賽圈的時候,她們的戰績一律都是連勝,並且結束戰鬥時間很短,極為亮眼。

要知道其他決賽選手就算是連勝,有些時候也是堪堪擊敗對手,險勝過關。

不過到了決賽圈之後,賽程安排與之前的前期淘汰賽就不一樣了。

24個擂台將會隻留下4個,然後就是進行守擂賽。

每人都可以上台守擂,但每個人隻能夠挑戰四次。

你可以每個擂台都挑戰一次,也可以在一個擂台上將所有挑戰權消耗光。

最終隻會留下四個擂台的擂主,進入到最終決賽,進行1VS1的淘汰賽,決出冠亞季以及第四名。

至於第五名到第十名的排序則是由之前的擂台挑戰勝負次數以及勝負關係來決定。

在宣布這個新的賽製之後,24名打入決賽圈的選手都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畢竟他們此時需要思考很多問題。

譬如是否先搶占守擂權,自己能否守住擂台,如果守不住擂台,又該什麽時候去挑戰別人,如何選擇如何節約體力等等。

總之,這些問題如果不考慮好的話,就很可能對最終結果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

要知道,整個擂台賽時間隻有3天,並且每場擂台賽的時間被延長到半個小時,擂台賽之間的時間間隔至少一個小時以上。

從賽製就可以看出,即便還有四個擂台,但每天能夠打的比賽也是不多的。

為此,不但是那些選手自己要考慮好計劃,就連陪同他們前來的師門長輩,親朋好友等等也是絞盡腦汁的幫著想。

但在這些人裏麵,唯獨方小悅一行人卻顯得格外輕鬆。

用李思雅的話來說,既然中間有一個小時以上的休息時間,那麽自己幾個人就直接上去搶奪守擂權,其它的也不用多想了,一切都憑借實力說話。

實際上,方小悅對李思雅的話也是讚同的。

畢竟實力到那個地方了,其它問題真的就不是什麽問題了。

事實上也與李思雅說的一樣。

在擂台賽開啟之後,李思雅三人就直接上了擂台,然後穩穩的守在了上麵。

這並不奇怪,畢竟這次格鬥之王爭霸大賽的選手基本上都是20-40歲之間。

各門派真正的高手,實際上並不太願意參加這樣的比賽。

因而那些進了決賽圈的選手最厲害的也就是剛剛踏入化勁的水平。

而方小悅三個徒弟裏,最弱的馬般雲,現在也是化勁大成了。

不得不說,當李思雅三人穩穩守住擂台之後,不但下麵的選手傻眼了,觀眾傻眼了,就連大賽的主辦方等等也都傻眼了。

按照他們之前的設想,是沒有人能夠一直守擂成功的。

畢竟強中自有強中手,人上還有人上人。

再厲害的武林高手,一天連打七八場比賽下來,也會累個半死的,次日也就沒有多少力氣守擂了。

可李思雅三人從第一天開始,一直都穩穩的守著擂台,任何上擂台打比賽的選手,要不了幾個回合就會擊落台下。

很多選手在試過一次之後,立馬就明白了李思雅等人的實力,隨即就去挑戰第四個擂台。

畢竟相對於李思雅三人的實力來說,第四個擂台的擂主實力就要弱上很多了。

如此一來,從次日中午開始,李思雅三人的擂台就沒人去挑戰了。

雖說這和大賽主辦方的設想有些不同,但他們也不可能做什麽手腳將李思雅三人淘汰。

當然,關鍵是李思雅三人的實力太強,一般的手腳也沒可能將她們淘汰。

如此一來,李思雅三人頗感無聊的一路順暢的進入到最終決賽。

而能夠進入最終決賽的除了李思雅三人之外,還有一位化勁高手。

其來自於青城,年僅28歲。

可以說在國內的化勁高手裏,他算是年紀很小了,其他化勁高手基本上都過40歲了。

但即便是化勁高手,他自己也知道想要奪得最後的冠軍幾乎就不可能。

畢竟在之前,他也在台下觀摩過李思雅等人的比賽。

最初他感覺李思雅的實力應該就是和自己差不多,化勁小成或者中成。

可隨著比賽的進行,他就有些不自信了。

那個叫做李思雅的小姑娘,恐怕已經在化勁之上了。

當然,即便是如此,他也沒有放棄比賽,而是做好了最充分的準備,想要與李思雅幾個好好的打上一場。

最讓他興奮的就是第一場比賽就是他與李思雅之間展開。

雖說明白自己實力不如人,但作為一名武者,他還是渴望能夠見識到更高層次的武學。

不過他的願望倒是實現了。

但整個比賽過程也就隻持續了30秒,他就被李思雅一個簡簡單單的炮錘給打下了擂台。

這也是無奈的事情,雙方實力相差太大,再加上李思雅在忐忑利亞可是充分接觸到了實戰,先不說下手狠不狠,至少在經驗上,她已經不欠缺什麽了,知道抓住戰機。

另一場比賽則是在王明明和馬般雲兩位師兄弟之間展開。

而其結果也和方小悅判斷的一樣。

王明明勝利。

這並不奇怪,在武學一道之上,自身的實力就是比武勝負的關鍵。

尤其是這種比賽,你實力不行,就算是有再多的盤外招或者背景,都是沒用的。

再說了,王明明在天賦上本來就要比馬般雲更突出一些,再加上實力已經踏入罡氣,打個化勁大成的馬般雲還是沒有什麽問題的。

隻不過,在時間上,王明明還是放慢了節奏,畢竟馬般雲是自己的師弟,太快打下擂台的話,師弟臉上不好看,萬一哭了的話,自己還得去哄。

由於王明明勝了,因而最終的冠亞軍爭奪就在李思雅和王明明之間展開,而季軍和第四名之爭則在馬般雲和那名化勁高手張學思之間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