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門虎豹雷音功最大的難點就是要有一個修煉出罡氣的師父將自身罡氣化為種子送入徒弟氣海之中。

其次的難度則是徒弟們對罡氣種子的控製。

前者做不到的話,連修煉這門樁功的資格都沒有,而後者如果做不到的話,那麽輕則白白浪費了那顆罡氣種子,重則走火入魔,無法再修煉任何一門內家拳。

而這兩關順利過去之後,接下來就是收獲的季節。

虎豹雷音功較之其它樁功的優點就在於當控製了罡氣種子之後,他們就可以憑借這顆罡氣種子,生出自身的罡氣!

不得不說,這絕對是武學上的一個創舉。

就算是最傑出的武學天才,想要從明勁踏入暗勁,都需要五年以上時間。

而方小悅新收的這三個徒弟,在自身經脈之中能夠產生罡氣之後,在短短半個月的時間之中,就一一抵達明勁圓滿,之後不到三天時間又分別突破到暗勁層次。

前後不到一個月時間,三個徒弟就突破到暗勁層次,不得不說,這門樁功的強大超乎了正常人的思維範圍。

當然,並不是說有了罡氣種子,經脈內能夠產生罡氣,就是罡氣層次了。

因為罡氣種子刺激而產生的罡氣,不管是濃度還是品階都要比正常的罡氣要低上很多。

但這種罡氣會被經脈以及身體不斷吸收,從而使得身體不斷強壯,推進武學造詣境界。

這三個徒弟能夠這麽短時間內就突破到暗勁層次,就是這個原因。

簡單來說,在抵達罡氣層次之前,他們修煉的速度較之一般武者來說,都會快上很多倍。

可以這麽說,這虎豹雷音功就是一門可以速成武林高手的樁功。

很簡單的道理,隻要將境界層次提升上去,那麽不管學習任何拳法,都會輕鬆加寫意。

實際上,就在三人突破到暗勁層次之後,他們學習修煉形意拳的速度明顯就提升了一個大台階。

在之後短短一個月時間裏,他們對形意拳的領悟差不多就等同於普通武者練習形意拳三年以上的程度了。

當然,在他們踏入暗勁層次之後,方小悅也不是隻教授形意拳,還將太極拳、八極拳乃至於三皇炮錘、遊龍八卦掌、十二路譚腿等等拳法都傳授了下去。

這倒不是方小悅非要搞填鴨式教學,而是在進入暗勁層次之後,他們的武學之路就和以前不一樣了。

正如之前說過的一句話:師父領進門,修行靠自己。

但凡武學大師都不是靠著師父喂飯而成就的,都是依靠自身的努力和天賦。

基礎,方小悅已經給他們打好了。

有了虎豹雷音功,他們在境界層次提升上暫時就沒有了什麽憂慮。

光這一點,就比其他武者強上百倍了。

而在進入暗勁層次之後,他們也稱得上是武林高手了。

因而以後的路怎麽走,還得靠他們自己努力。

方小悅之所以將這些拳法教授給他們,主要就是給他們一個選擇。

但凡武學大師都是通過學習各種拳法,最終海納百川,形成自己的拳法。

這並不是將這些拳法學會之後,非要將每一種拳法練到最深處,而是側重一門拳法,歸納數種拳法。

就拿方小悅來說,雖說他精通的拳法堪稱上百種之多,但他最精通的還是太極、形意這兩種拳法,其餘拳法隻是起到一個增強補漏的作用。

並且這種側重還能夠達到一通百通的效果。

當初,方小悅將形意拳練到爐火純青之後,練習其它拳法的速度也變得很快。

任何一門拳法在他手上,隻需要過目一遍,就可以入門,練習數日就可以精通。

武學大師的強大之處就在於此。

當然,雖說師父領進門,修行靠自己,但方小悅在三個徒弟沒有出師之前,也是管教得很嚴厲的。

哪怕還是在過年節,他都要求三個徒弟每天6點到自己小院子來。

上午練習太極拳,下午練習形意拳,晚飯後到10點,則將時間留給三皇炮錘等等拳法,偶爾還要加練一下六合大槍等等科目。

為了給徒弟以及自己創造一個較好的修煉環境,方小悅找到房東楊二,花費三十萬將小洋樓給買了下來。

要說這個價格在白蝦村這種漁村肯定是貴了。

畢竟白蝦村既沒有拆遷,附近又沒有CBD,一般來說,買塊地,自己修房子,前前後後的花費也就二十來萬。

但方小悅可沒有那麽多時間去等房子修好。

再說了,這小洋樓還是不錯的,樓上樓下倉庫廚房等等建築麵積加在一起,也快300平方了,再加上前麵的院子,後麵的菜園,占地麵積一畝多。

並且菜園子也是多年的熟地,種什麽都長得不慢。

如果新修房子的話,固然也可以搞一塊菜地,但想要將沙地改成熟地,就比較麻煩了。

再說了,他在小洋樓也住習慣了,為此多花點錢,也不算什麽。

等到房契過戶之後,方小悅還特意在院子裏辦了十多桌,將村子裏的老頭老太、學生都請過來,算是自己的喬遷之喜了。

在小洋樓屬於自己之後,方小悅就對小洋樓進行了一番改造。

首先就是買來電線、燈具、環保油漆等等材料,自己動手將小洋樓從裏到外,從上到下進行了一番裝修。

陳舊的牆麵變成了菊黃、藍白等等顏色的幹淨牆麵,老舊的白熾燈變成了現代簡潔的吊燈,每個住人的房間,還安裝了空調。

衛生間的老舊熱水器換成了太陽能熱水器。

廚房裏的老式柴火灶台改成了現代平麵灶具等等。

至於養豬的偏三房直接就被方小悅給拆掉了。

總之,又花費了好幾萬之後,小洋樓算是完全改變了模樣,從以往的老舊樓房變成了充滿現代簡潔風的別墅。

不管怎麽說,就算是周冰冰兩人也不得不點頭,表示在經過裝修之後,這小洋樓住起來比以前舒服多了。

當然,最關鍵的改造還在於院子。

方小悅掏了一筆錢,將院子朝著兩側擴建了一部分,圍牆從以前的磚混牆改成了鐵柵欄。

之後又在鐵柵欄裏麵種了一圈薔薇花。

這玩意除了有刺可以充當鐵柵欄後麵的第二層防線外,按照白蝦村這邊的氣候,一年到頭,至少能夠開5個月的花!

算是給鐵柵欄點綴了一些美麗。

而重新覆蓋一層水泥之後的院子裏則添置了一些練武所用的器材。

這算是傳統與現代相結合了。

比較傳統的練武器材有木人樁、石鎖、梅花樁等等,以及兩排兵器架。

現代的則是立式拳靶、單雙杠、橡膠沙袋等等,以及測速器、測力器。

總之,除了貼近小洋樓那一塊用來練拳的空地之外,院子裏其它地方都擺滿了各種練武器材。

這些練武器材一經買回來安裝好之後,三個徒弟以及周冰冰、武小妹幾人就成為了它們的常客。

不得不說,光這些練武器材的價錢,比購買小洋樓加裝修都貴。

別的不說,光是那兩排兵器架上的武器,就花了方小悅一百多萬!

其中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撾,鏜棍槊棒,拐流星錘這十八般兵器都籌齊了。

雖說這些兵器並沒有開鋒,但每一件都是方小悅請濱海市武協出麵,找幾位兵器鍛造大師親手打造的。

簡單來說,這些兵器都稱得上是名家之作,不但付出了人情,還費了不少錢。

平均下來,一把兵器的造價要5萬以上!

這並不奇怪,流水線上下來的名牌西裝一件三四千頂天了,可名家手工打造的西裝,一件十多萬。

這就是差距。

當然,方小悅自己打造也不是不可以。

隻不過他沒有那麽多時間浪費在打造兵器上。

再說了,他也沒必要讓人知道他多才多藝。

更何況,就現在這個時代,手工打造並不意味著將材料丟進爐子裏,然後用錘子一個勁的敲。

光是購置一套用來手工打造兵器的設備,這前前後後也得花費個幾百萬。

總之,與其自己打造,還不如請人出手了,節約時間不說,也沒有那麽麻煩。

他之所以舍得花費這麽錢來購置這些兵器,最主要還是因為教授徒弟之用。

拿著木劍木槍教徒弟,讓他們自己用木劍木槍練習不是不可以,但光是手感都要差上好大一截,學習起來的速度肯定要慢上一些。

但也正因為如此,方小悅就停掉了親自教授的學生班。

原因很簡單,那些學生跟著他學習的也就隻是八段錦、五禽戲這樣的養生功法。

而在熟悉入門之後,實際上他們壓根就不需要來方小悅這裏練習了。

隻不過以前方小悅感覺熱鬧,就繼續教下去了。

但現在院子裏擺滿了各種練武器材,方小悅感覺如果繼續讓那些學生來院子裏練拳的話,指不定就會惹出什麽事情來。

譬如他沒注意到的時候,一個學生拿著兵器舞刀弄槍,不小心將其他學生給搞傷了怎麽辦?

這是要負責任的。

為了避免麻煩,方小悅就索性停掉了學生班。

反正他也不靠著那點學費生活。

但他一將學生班給停掉,那些老頭老太就找上門來了。

他們強烈請求方小悅能夠恢複學生班。

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自從學生班開辦之後,白蝦村的老頭老太們就輕鬆多了。

孫輩們在放學後就直奔小洋樓,一直練到開飯才回來。

並且由於練拳辛苦,晚飯都能多吃兩碗。

更何況在學拳的過程裏,他們跟著方小悅學到了什麽叫武德,因而他們在家裏的時候,也變得孝順了很多。

學生練拳班都這樣好的效果,這些老頭老太自然是不願意停辦的。

在這些家長找上門之後,方小悅也感覺很無奈,最終經過一番協商之後,學生練拳班不停辦,但方小悅將其交給了自己三個徒弟來管理,並且學生們練拳的地方也改到了院子外側麵的一塊空地上。

這樣就避免了學生們在院子亂動器材而可能帶來的危險。

實際上,在三個徒弟負責管理那些學生的教學之後,對他們本身的幫助還是很大的。

很簡單的道理,想要當好老師,那麽你自己首先就得對某些知識有足夠的了解。

這就逼著方小悅那三個徒弟不得不在私下裏更加努力。

一周之後,這三個徒弟就踏入了暗勁小成。

同時,方小悅也將上門挑戰者交給了他們。

張瑞猛就是一個新的挑戰者。

其本質上就是一個功夫愛好者,從小愛好武術,初中時因為在校園裏打架鬥毆而被開除,之後父母托關係將其送入了某某格鬥培訓學校。

在格鬥培訓學校,他見識到了什麽叫真正的格鬥。

在這裏,他學會了散打,安德裏格鬥術以及巴夫洛地麵格鬥技。

成年之後,直播行業如同驕陽一樣昭昭升起,他也發現了機會,從一個無業遊民,變成了格鬥主播。

平時他都會編造一些劇本,在直播間裏以行俠仗義的大俠身份出現,教訓那些在網吧、酒吧乃至於路上欺負別人的壞蛋。

但由於那些壞蛋的扮演者都是他聘請的助手,就演技而言,還是差上不少。

再加上就那麽幾個人,經常客串之後,就很容易被粉絲們看出來了。

時間一長,他的直播間壓根就不怎麽火,平時在線能夠有個一兩千人就算是很不錯了。

而隨著蘇小小在網上大火特火之後,他也升起了挑戰的心思。

尤其是見到之前那個挑戰者挑戰蘇小小,雖說輸了,但因為是蘇小小的第一個挑戰者,因而粉絲量大增,光是商業廣告都接得手軟,狠狠地賺了一筆。

這讓他聽聞之後,羨慕不已。

隻可惜,從那之後,蘇小小就好似消失了一般,有人說她是轉行當漁民,出海捕魚去了,有的人說她是移民醜德拉斯國去了。

這些傳聞讓張瑞猛惋惜不已,早知道自己就搶先挑戰了,那麽現在賺大錢的不就是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