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即便是如此,當敵人射出箭矢之後,依然有十多名騎兵從馬背上摔落下去。

甚至於跟在後麵的一些騎兵躲閃不及,**戰馬踩在屍體上失了蹄,連人帶馬的在地麵翻滾。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道兵們僅僅轉身射了三波箭矢,追在後麵的蠻族騎兵就不得不將密集的陣型迅速分散開來。

沒法,被射殺的騎兵和受到影響翻滾的騎兵加在一起,每次都有二十多人。

等到敵人射得手上沒力的時候,自己這邊的損失就會超過三百騎兵以上。

再莽撞的騎兵將領,在麵對這樣情況的時候,都會選擇將陣型擴散分開。

可讓那幾位千夫長心頭發寒的是,敵人的射術準得驚人!

即便是將騎兵陣型分散開來,在抖動劇烈的馬背上,那些大澤人每次張弓引箭,依然能夠精準射殺十多人。

說實話西宛蠻族騎兵的射術雖說很強,但在馬背上進行奔射的時候,更多的是對目標進行範圍覆蓋,沒有誰能夠精準射中敵人,都是依靠密密麻麻的箭雨來取得殺傷效果。

畢竟這太困難了,能夠將範圍縮小到一定範圍就算是很不錯了。

就好似當初西宛蠻族圍攻窮水縣城的時候,他們能夠在奔射過程裏將射擊範圍縮小到城垛上方一定範圍內。

光這就讓那些縣兵心驚膽顫了。

但現在,那些被追擊的大澤人更可怕,基本上都是箭無虛發,絲毫不受到馬背帶來的顛簸影響。

在那些千夫長的眼裏,這些大澤人往往能夠抓住馬背顛簸到最高峰的那一點射出箭矢。

而在西宛蠻族裏,能夠做到這一點的騎兵不會超過十人!

他們都是西宛蠻族裏的射雕手,歸金魯汗直屬管理。

說實話,在這樣精準的射術之下進行追擊,絕對是一件讓人心驚肉跳的事情。

最初,那些西宛蠻族騎兵還不覺得,可在十多波之後,他們就感覺雙腿顫抖了。

誰也不知道下一波射擊裏,自己會不會是對方的目標。

這就好似有人拿著槍逼你在百米高空的鋼絲上跳舞一樣難受!

最要命的就是敵人看上去絲毫沒有停止射擊的意思,他們每一次轉身回射時,手臂都是無比穩健,就好似站在平地上,身體都不會左右晃動一般。

因而不少蠻族騎兵隨即就放緩了馬速,他們不想衝在最前麵,被敵人當成射殺的目標。

有了一個就會有第二個,第三個……

很快,所有的蠻族騎兵都不約而同的放緩了馬速。

雖說放棄追殺敵人看上去很丟臉,但丟臉也要比自己丟命強得多吧?

誰想就這樣告別美麗的世界?自己的老婆,兒女還在草原上等著自己呢。

可蠻族騎兵剛放緩馬速,前麵的道兵們也隨即放緩了馬速,雙方舉動就好似被裝上了定位器,幾乎同步進行。

這等控馬術簡直就讓那些蠻族騎兵看呆了。

可隨著又一波箭矢射過來,他們壓根就沒有心思去猜測對方的控馬術是怎麽練出來的,而是士氣驟然低落到穀底。

如果不是幾位千夫長惡狠狠的嗬斥,不少蠻族騎兵恐怕都得轉身逃走了。

畢竟這追出來的蠻族騎兵又不是什麽精銳騎兵。

那位金魯汗為了確保自身的安全,已經將分散出去的精銳騎兵盡數召了回去。

凡是在外遊走的騎兵都是牧民騎兵。

而牧民騎兵原本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職業軍人。

他們就是草原上的老百姓,隻不過跟隨大汗,拿起了弓箭。

因而他們的紀律性與那些精銳騎兵相比就差得太遠了。

可就算是那幾位千夫長不斷嗬斥,甚至於鞭打,隨著箭矢不斷飛來,終於也有人忍不住心裏的惶恐,驅使戰馬轉身就逃。

這一逃就是崩潰,不是一兩個人的逃,而是情緒積累到了極點之後的大崩潰。

除了那幾位千夫長身邊的數百騎兵之外,其餘的騎兵都紛紛調轉馬頭,向後逃去。

甚至於那些千夫長的親衛在阻止的時候,還遭遇了牧民騎兵的拚命反抗。

如此一來,就算是千夫長也沒能阻止隊伍的崩潰,隻能跟著亂兵向後逃去。

到了這個時候,道兵們隨即也跟著調轉馬頭,趁勢追殺。

當然,這一波追殺沒追多遠,就被方小悅阻止了。

這並不奇怪,道兵的數量太少了,這樣追殺下去,很容易落入對方的陷阱。

畢竟那些騎兵逃亡跑散之後,到處都能夠看到逃亡的騎兵。

如果對方趁機安套,道兵被包圍的幾率就會很大。

再說了,在之前那番追殺之中,道兵們的體力消耗也不小,雖說不至於沒有繼續戰鬥的力氣,但也沒必要將他們榨幹。

實際上,那幾位蠻族千夫長還真有趁機下套的想法。

隻可惜,方小悅壓根就不上當,帶著道兵直接撤離。

等那些騎兵逃回去之後,期間的戰鬥情況傳播開來,著實給那個蠻族騎兵營地帶來了不小的震撼。

那位受金魯汗之令率領這萬騎的部落酋長,壓根就不相信逃兵的言說。

他怎麽也不可能相信,前後四千多騎兵追殺出去,不但沒能將那十多個大澤人殺死,反倒損失了八百多騎!

這幾乎就是營地裏十分之一的兵力了。

這怎麽可能,就算是八百多頭豬,那些大澤人也要殺好久吧?

可等到那幾位灰頭土臉回來的千夫長一說,部落酋長再不相信,也隻能相信了。

當然,即便是如此,他也沒有立馬撤軍的打算。

首先是金魯汗給了他嚴令,讓他一定要守住這片通往綠原省省城的區域。

如果被十多個大澤人就打得灰頭土臉的回去,看到金魯汗,他怎麽說?

難道是覺得金魯汗的刀不利嗎?

其次,他也不覺得那十多個大澤人能夠對己方造成多大的影響。

他感覺之前應該是那些騎兵輕敵了。

當然,那十多個大澤人應該是很厲害的,可能是大澤國裏的武林高手。

這樣的人,他以前帶著部落遊牧騎兵來打草的時候就遇上過。

單對單,這些武林高手的確很厲害。

可就算是再厲害,被騎兵一圍上,萬箭齊發,也會變成刺蝟的。

因而他隨後就做出安排,派出了大量的斥候騎兵,準備找到對方之後,派出更多的騎兵隊進行追擊。

他就不相信了,那些大澤人會不累,會不受傷?

而方小悅帶著道兵找了個較為偏僻的山穀作為臨時宿營地。

他們帶的乃是烘得堅硬無比的肉幹。

這玩意,普通人一口咬上去,非得將牙齒崩掉兩顆。

可由於修煉了震天刀訣,他們可以將氣勁運轉到牙齒上,一口咬下去,就好似咬豆腐一般輕鬆。

關鍵是這玩意吃一口比幹糧什麽的管用多了。

該吃就吃,該喝就喝,然後放出幾隻紙鶴觀察蠻族騎兵營地的動靜,所有人則就地睡覺休息。

這一睡就是四個時辰,直到淩晨2點左右,方小悅方才將道兵盡數喚醒,又是一頓肉食飽餐之後,方才上馬朝著蠻族騎兵營地衝去。

當然,像他們這樣大咧咧的衝過去,必然會被蠻族放在外麵的哨騎發現。

不過這些哨騎看到他們之後也不敢上前廝殺,隻是拚命拍馬朝著營地趕回示警。

因而等方小悅等人距離蠻族騎兵營地千米之時,營地內就湧出一群衣衫不整的騎兵來。

不過,方小悅也不是準備就這樣衝營,見狀就帶著人撤離。

那些騎兵追上之後,就被一波箭雨射殺十多人。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那些騎兵也不敢冒著夜色追擊了,追出一段距離之後,就打馬回轉。

可偏偏方小悅又帶著道兵追了回來。

隻要那些騎兵轉身,道兵們也跟著轉身逃離。

就這樣好似拉鋸一樣的往來數番之後,被射殺的騎兵就超過了百人。

帶隊的騎兵首領此時也回過神來,隨即就帶著人不管不問的逃回營地。

而方小悅這個時候就囂張了,帶著道兵圍著騎兵營地打轉,不斷清理著四周的哨騎。

但隻要營地內有騎兵出動,他們又會玩曼古歹那套戰術。

如此一來,蠻族騎兵就尷尬了,隻能固守營地不動,之後連哨騎也不派出了。

畢竟方小悅再厲害,也不可能帶著十多個人去衝數千騎的營地。

就這麽一直折騰到天色蒙蒙亮的時候,方小悅方才帶人撤離。

這一幕簡直就讓那位部落酋長差一點氣炸。

因而等到太陽升空,騎兵們吃過早飯之後,這位部落酋長就迫不及待的將一隊隊騎兵派出,發誓要將那些大澤人徹底剿殺。

足足八千騎兵被盡數派出,隻留下一千騎兵駐紮營地。

這麽多騎兵四處搜尋,自然就很容易找到了剛剛淺睡一覺的方小悅一行。

不過由於這些騎兵隊太分散,每支騎兵隊也就隻有上百人。

因而找到方小悅一行的騎兵隊就倒了大黴。

再加上西宛蠻族科技樹幾乎沒點,像大澤國慣用的信號煙花等等之類用來緊急預警的東西都沒有,使得那位部落酋長得知大澤人下落的時候,已經有八支騎兵隊被打殘。

雖說這八支騎兵隊並不是全軍覆滅,但加在一起也超過了四百的損傷。

最讓部落酋長暴怒的是,這些騎兵隊散得太開,每次發現方小悅等人的時候,短時間內最多隻有兩支騎兵隊能夠趕到增援。

以道兵們越來越嫻熟的曼古歹戰術而言,三支騎兵隊在他們麵前就是被隨意耗死的肉菜。

這就讓那位部落酋長感覺頭痛了。

如果將騎兵收攏起來,想要抓住對方蹤跡基本上不可能。

但如果不將騎兵收攏,單獨的幾支騎兵隊就是送菜。

這讓部落酋長很有一種狂怒無能的難受。

如果可以的話,他願意用三千騎兵作為代價將對方剿滅。

隻可惜,就算是他想盡辦法布置了一些陷阱,想要引誘對方入坑,可偏偏對方就好似長了千裏眼順風耳一樣,被引誘到陷阱入口處之後就會轉身打馬逃離。

甚至於有的時候,道兵們還會借機射殺一些陷阱外圍的騎兵。

當然,部落酋長壓根就不知道,不管是營地上空還是方小悅的上空,乃至於一些數量過千的騎兵群上空,都懸浮著一隻或者兩隻紙鶴。

這些紙鶴的存在,讓方小悅對蠻族騎兵營地乃至於大群騎兵的動靜了如指掌。

這就是單方麵的戰場情報透視啊!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隻要方小悅自己不犯傻,那麽蠻族騎兵想要圍剿他們是千難萬難。

雙方如此交鋒數日之後,部落酋長就有點撐不住了。

每天至少傷亡數百的戰損,使得蠻族騎兵營地裏的騎兵數量在不經意之間不斷減少。

就這麽幾天功夫,一萬騎兵就戰損超過兩千了,並且還有五六百傷兵躺在帳篷裏不停地哎喲著,極大的打擊了士氣。

要說部落酋長這個時候很想不管不顧的撤軍,但一想到金魯汗的威嚴,他就膽怯了。

至於向金魯汗求援?

他感覺沒法開口。

一萬騎兵被十多人打得損失慘重,誰會相信?

就算是相信了,自己的腦袋恐怕也不保了。

要知道西宛蠻族與其說是一個國家,倒不如說是一個結構較為鬆散的聯盟。

金魯汗一直都想要將整個西宛蠻族凝聚起來,搞成類似於大澤國那樣的統治結構。

這並不奇怪,在西宛蠻族裏,金魯汗雖說乃是地位最高的大汗,但除了直屬於他的部落之外,其餘的部落都等於那些副汗、權貴乃至於部落酋長的私兵。

就好似這次入侵大澤國,金魯汗隻能給掌管那些部落的權貴、酋長下令,大概規定一個出兵數量。

至於那些權貴、酋長出兵出多出少就要看他們的心願了。

這一點最讓金魯汗不滿。

因而每每抓住機會的時候,金魯汗都會毫不留情的將犯錯的酋長、權貴斬殺。

當然,這雖然讓金魯汗在西宛蠻族裏豎立了更高的權威,但也使得很多酋長、權貴對這位大汗極為懼怕。

這位部落酋長就是如此,他自身所掌控的部落在西宛蠻族裏算是排行前十的大部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