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冽星夜兼程,終於在一個月之後,到了北疆大營。
他跑的太快了,中途換了好幾次馬。
他不能聽陸菀的話,好好吃飯,好好睡覺。
等到了大營,沈冽想要直接進去,卻被人攔了下來。
沈冽一瞧守營之人,並不認識。
北疆大軍幾十萬,沈冽做不到每個人都能叫出名字,但他看過的臉,不會忘記。
這一點很奇怪,他能記住那麽多男人的臉,對女人的臉,除了陸菀,其他女郎什麽發髻,什麽裙裳,什麽臉,都差不多。
“來者何人,擅闖軍營者,死!”
兩人手握長矛對準了沈冽。
沈冽騎在馬上,馬在原地打了個轉。
他神情冷毅,道,“告訴你們李將軍,就說沈冽來了。”
二人相視一眼,其中一人匆匆去報,沒一會兒跑回來,對沈冽拱手行禮,“李將軍有請。”
沈冽正準備策馬而入,那人又道,“侯爺已不再軍中,按照軍令,不得攜帶武器進入營中,還請侯爺見諒。”
沈冽看一眼二人,氣勢逼人,二人不自覺的垂頭。
沈冽隨即一笑,翻身下馬,道,“這合乎規矩,盡管來搜。”
說罷,已經張開雙臂,由著二人上前搜身。
二人上前,明顯有些瑟縮。
沈冽問道,“你們二人都是新來的?”
一人回道,“我是四月份剛來。”
“可還適應?”
“軍中男兒立誌守護國門,沒有不適應。”
沈冽頗為讚賞的點了點頭,隨即道,“搜完了嗎?”
二人點頭。
別說長刀,就是一把匕首都沒帶。
二人趕忙放行。
沈冽道,“我的馬餓了,勞煩給它喂點草。”說完,馬鞭扔過去。
沈冽大步朝營房走去。
身後二人嘀咕道,“他就是定北侯啊?原先北疆軍的將軍。”
“要是在他手底下就好了,可惜他已經當閑散侯爺了。”
“瞧見沒,他連刀都沒帶呢,估計這輩子都不打算上戰場了。咱們哥倆來晚了。”
語氣頗為遺憾。
這廂沈冽已經掀開簾子進了一頂帳房。
“李將軍……”
沈冽站在那裏,拱手道。
那位李將軍正在喝麵疙瘩湯,聞言抬頭,立刻起身道,“你來啦。趕緊過來坐。”
李源,是先帝在時欽封的將軍,年輕時也是驍勇善戰,立下過赫赫戰功。後來新帝登基,他便退了下來。
說起來,沈冽也曾在他手底下當過幾年兵。那時候李源並不瞧得上他,因他身子單薄,有時候還不服從管理。
誰能想,李源退下來的幾年,正好是沈冽飛速成長的那幾年。轉眼間,他成了北疆軍的將軍,替大晉守了國門六年,一直保這一方無隅。
“吃過了沒?還是熱乎的,給你也來一碗?”李源一貫是個豪爽之人,有一說一,雖然年紀大了,但精神矍鑠,依舊很有威勢。
若不然景寧帝也不會選了他接替沈冽的位置。
沈冽坐下來,道,“吃過了。將軍先吃,吃完我們再談要事。”
李源把筷子放在一邊,撩了胡子,然後端起碗,一口氣下來,把麵疙瘩湯喝了個幹淨。
他隨即用手抹了嘴,道,“年前糧食一直不夠,年初終於運來了一批,我想這一口許久了,今日終於解了饞。”
對於李源這個年紀,應該是兒孫滿堂享福的時候了,他還來做這個苦差事,跟著其他將士一起,這一點沈冽心裏佩服。
都是軍伍出身,物質上其實從來不講究。
沈冽道,“皇上的意思是叫我出麵。”
李源道,“叛軍而已,就不勞侯爺出麵。我這些日子,便準備整頓一下,帶人將叛軍剿滅。”
沈冽道,“這是皇上的意思。”
隻能先拿著宋徹壓一壓李源。
沈冽其實心裏清楚得很,宋徹叫他過來,自然也會有另一道聖旨到李源這裏。至於什麽內容,他再清楚不過。
李源道,“你想幫著叛軍說話?”
沈冽反問道,“何為叛軍?是他如今已經歸降敵軍,還是他帶人帶著兵刃對著自己的同袍?”
李源哼哼一聲,道,“是你一手帶出來的人,我也不指望你站我這邊。隻不過侯爺也該有個是非判斷的標準,否則還真是枉顧了北疆軍的名聲。”
沈冽義正言辭道,“我沈冽戎馬半身,置身死於度外,從不曾虧欠過君王和我曾經底下的將士。李將軍不必說這些話埋汰我,我沈冽走到今日,也不是李將軍幾句話就可以否認的。”
李源拍了桌子道,“他帶人離開,動搖軍心,就是個死罪!”
李源覺得這件事根本沒什麽勸的可能,無奈景寧帝非要派個人過來。
沈冽道,“皇上顧大局,莫不是李將軍想看到我們自己人內訌,血流成河?”
內訌二字實則一語雙關,其中的隱晦沈冽其實從張叢偷偷給他的信中已經略知一二。
果然,李源心虛,氣勢不比方才。
沈冽起身,拱手道,“李將軍打了一輩子的仗了,該知道我們的矛頭一向隻對外不對內。我也是皇命在身,此番先來李將軍這裏打個招呼,這就去找人。若我辦不妥,再交由李將軍全權處理。”
若是別人,都還吃李源這一套,畢竟他德高望重,身上又有赫赫戰功。偏偏沈冽是個不卑不亢的,而且事關他手底下的弟兄,李源知道這件事沒有商量的餘地。
當下語氣也不大好,道,“那就侯爺先去勸,若勸不好,可別怪我手下無情,到時候侯爺最後躲一躲,免得看了心疼。”
沈冽道,“李將軍記著答應我的話便好。我也是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告辭!”
沈冽從帳房中走出去,走了一段路,才瞧見一個眼熟的。
那人看著沈冽,像是有很多話要說。
但沈冽給他一個眼神,示意他不必過來。
身後多少人瞧著,他此時與自己走近,便是與李源為敵。
沈冽出了軍營,牽了馬,與那守門二人道了謝,當下策馬離去。
帶兵出逃的是沈冽底下的一個副將馬括。
他帶著手底下一萬人到了離這裏五百裏以外的一處鎮子附近駐紮下。
馬括也不傻,他知道李源遲早追上來。但他的人也得喘口氣,所以在鎮子附近停下。李源若是趕來,他們就進鎮子,叫李源進退兩難。
他沒等來李源的兵馬,先等來沈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