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是第2次試航的西北風級導彈艇,還是有很多種武器沒到位,沒有海豚反潛直升機(隻攜帶一家民用海豚攜帶火控雷達),沒有巴拉克導彈,反潛能力和防空能力比以色列80年代建造的阿利亞級導彈艇還差點。目前唯一的反潛武器是裝在2個三聯裝MK32魚雷發射管內的6條MK46反潛魚雷,拖曳聲納也沒安裝,隻有艇艏聲納。

即使這艘導彈艇上缺了這麽多武器,但它的綜合作戰能力依然很強大,接下來的測試中它要麵對4個方向的4枚‘來襲’導彈。

曆史上從來沒有這樣一艘武器強大的導彈艇,同時裝2種防空導彈(暫時缺一種),而且裝反潛魚雷的導彈艇更是寥寥無幾,一艘小艇上居然裝3門速射炮,還是2個型號的,它還有反潛直升機,如果這艘西北風級導彈艇裝上所有的武器,它的作戰能力可以與護衛艦相比,就是4000噸的護衛艦,7000噸的驅逐艦,或許也隻有一種防空導彈,但這小小的艇上就有2種。

設計這艘艇的靈感很多都來自已經很有名的隱形導彈艇和隱形試驗艇。林盛在導彈艇外型設計上充分參考了美國的海影號試驗艇、瑞典的維斯比級導彈艇、挪威的盾牌星座級導彈艇、芬蘭的哈米納級導彈艇,中國的2208型導彈艇、以色列的薩爾5型輕型護衛艦,幾乎把這幾種艦艇的隱形手法全學了一遍,他自己的再發揮想像,就設計出西北風級這種獨特的導彈艇,簡單的單體艇身便於建造,而且單體高速艇技術比較成熟。雖然日本有水翼快艇技術,並應用在隼級導彈艇上,但林盛認為一味追求高速度是沒有太大意義的,也就沒有使用這種技術。他認為21世紀的導彈艇需要的是綜合作戰能力,突出任何一個性能都是毫無意義。

西北風級導彈艇的武器配置則花了設計師更大的經曆,給他靈感最多的就是阿利亞級導彈艇。林盛認為迄今為止火力最強悍的導彈艇就是以色列的阿利亞級導彈艇,阿利亞級上有一架海豚反潛直升機,有一門20毫米密集陣機關炮,2門20毫米厄利孔機關炮,一門76毫米主炮,巴拉克導彈32枚,機槍2到4挺,魚叉反艦導彈4或8枚,迦伯列反艦導彈4或6枚。從阿利亞級上的武器配置看,林盛幾乎抄襲了以色列人的設計,他不喜歡的是奧托76主炮和機槍,所以沒有采用,這也是西北風級最大的特點,其實2208也沒中口徑炮,林盛還不算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設計的艇比以色列人設計的艇多了拉姆導彈和魚雷。西北風級還有數據鏈的自身的各種雷達,林盛設計艇的時候雖然充分抄襲了別人,但不得不承認他的設計是目前最完美的,暫時還沒有那種導彈艇的綜合作戰能力超過西北風級。(我多說一句,通常通途武器性能越一般,多而不精,但製造用途太單一的武器,又要花很多錢,現在很少有國家大量生產和裝備專業攻擊機,因為多通途是趨勢)

防空武器測試進入倒計時,根據華顯的命令,參與武器試驗的幾架F-4EJ戰機會在幾分鍾後出現在西北風級導彈艇的四周,從4個方向各發射一枚不帶戰鬥部的魚叉,4枚魚叉會在同一時間飛向導彈艇,這是最考驗導彈艇戰鬥力的時候。

坐在直升機上的林盛有點緊張,他認為20毫米厄利孔機關炮火力不足,怕擊落不了‘來襲’的魚叉導彈,但艇上還有2部有源電子幹擾機,還有很多幹擾火箭彈,即使厄利孔炮打不下魚叉導彈,幹擾設備也能把魚叉導彈騙走。導彈艇上目前有4部防空火控係統,充分讓4座防空武器發揮效力,理論上還是可以對付4枚來自不同方向的導彈。

導彈艇上的防空作戰係統是全自動,雷達發現目標後電腦根據程序可以控製防空武器,這樣人的工作量降低很多,但不知道自動控製係統的反應時間是多少,萬一係統死機一次,那就不好看。

UH-60直升機正繞著導彈艇盤旋飛行,華顯聽無線電內有武器試驗的指揮人員報告:“以按計劃向目標區發射魚叉導彈。”

無線電內傳來各架戰機的報告,“1號機順利發射。”

“2號機順利發射。”

“3號機順利發射。”

“4號機順利發射。”

接著具體主持武器試驗的武器開發試驗部部長副部長報告:“請導彈艇準備攔截來襲目標。”

華顯用無線電回答:“收到。”

4枚導彈都順利的從F-4EJ戰機發射出去,林盛的心緊張的跳成一個,汗水順著腦袋流到他臉上,他拿著望遠鏡從直升機的機窗玻璃向海麵上看,一道白線貼著海麵就過來。他放下望遠鏡環視一下海麵,有4道白線奔著導彈艇飛過去,也不知道魚叉導彈的雷達能不能順利鎖定導彈艇。導彈艇的雷達反射信號非常小,甚至可以造成導彈無法瞄準,或者把導彈上的雷達變成‘近視眼’,雷達開機後難以捕捉到目標。不是所有的導彈都能鎖定隱形導彈艇,但如果導彈與導彈艇很近,那導彈上的雷達肯定能捕捉到導彈艇。

這時候海上自衛隊參謀長佐藤昭的心中也有點發毛,不知道這些武器效果怎麽樣,4枚導彈,好攔截嗎?金剛級驅逐艦基本能做到,高波和村雨級驅逐艦都很難做到這一點。

導彈艇上還有參聯會主席大島純、防衛研究所的廣田義、技術研究總部的木村太郎、裝備局的鬆井壽,這些人都是非常關心日本的武器技術發展,都在導彈艇上親自觀看武器試驗,而且此時首相和防衛廳長官和官房長官也在關注導彈艇的武器測試。

如果成功攔截4枚導彈,那日本的海上自衛隊就有希望,他們可以大量生產這種艇,彌補驅逐艦的不足,如果用這種導彈艇防禦,日本就固若金湯。

4枚魚叉導彈,與導彈艇的距離幾乎是一樣的,不是先後靠近導彈艇,而是同時靠近。對防空火控係統是巨大的考驗,艇上的對空搜索雷達、低空搜索雷達全部開機,密集陣機關炮上的火控雷達發現‘來襲’導彈,6根炮管旋轉起來,噴灑出密集的彈幕,‘來襲’的魚叉導彈飛入一片彈幕之中,機關炮的炮彈都裝的近炸引信,飛到目標附近就爆炸,靠密集的彈片去攔截導彈,而不是靠直接命中導彈來摧毀導彈。魚叉導彈被密集的彈片擊中多處,最後爆炸墜毀到海麵上。

後甲板上的MK49拉姆導彈發射係統的保險早就打開,火控雷達捕捉到‘來襲’導彈,發射器迅速飛出一枚拉姆導彈,導彈和導彈迎頭飛行。拉姆導彈采用的是被動雷達尋的和紅外雙模製導方式,導彈全長2米79,導彈重70多公斤,最大射程9千米。

拉姆導彈輕鬆的迎頭命中魚叉導彈,在導彈艇後方7公裏的海麵上產生一次巨大的爆炸,2枚導彈的戰鬥部先後爆炸,在海麵上開出一朵絢麗的煙花。

導彈艇左右兩邊的20毫米厄利孔機關炮持續噴射的炮彈,“咚咚咚”,一連串清脆的炮聲響過,炮彈飛向導彈,此時前甲板的密集陣火炮在自動控製係統的控製下,炮口轉向左舷,正準備開炮,幾枚20毫米炮彈的破片已經把魚叉導彈打傷,魚叉導彈拖著一道黑煙栽到大海裏。右舷的情況與左舷相似,魚叉導彈最後墜毀在距離導彈艇1千米的海麵上,4枚導彈被擊落的時間隻間隔幾秒。

導彈艇內的雷達屏幕上,4個低空目標消失,自衛隊的士兵們發出歡呼聲,在艙內觀看武器試驗的軍政大員們也紛紛鼓掌。大島純拿起衛星電話向防衛廳長官匯報武器試驗結果。

西北風級導彈艇完成武器試驗,帶著軍政要員們回港。海麵上還有3艘靶子船停在那,新研製的巡航導彈還沒開始試驗。

海麵下,宋級潛艇內,尹端華用潛望鏡全程觀看了導彈艇打靶,不由的說了一聲,“好厲害的艇。”

潛艇上的光電潛望鏡的攝像機把打靶過程全部拍攝下來。

辛勝出身於導彈艇部隊,升任情報處處長後還是很喜歡導彈艇,這次出來搜集情報,可是滿載而歸,不過他的心情更加沉重,這種艇如果大量生產,未來的戰爭中日本可能占上風,所以必須弄清它的性能,找出它的缺點,如果戰爭爆發就能迅速打敗它,所以情報工作一點也不能放鬆。

尹端華從軍校畢業後就是導彈艇的艇長,他對隱形導彈艇有一定的研究,這次出來幫助辛勝分析敵艇,收獲也不少,他坐在艙內正琢磨著未來的戰術,如何在未來海戰中用隱形快艇打隱形快艇。隱形的武器不容易被發現,打起來和常規導彈艇對打的戰術是不一樣的。像村雨級高波級這些海上自衛隊新銳主力艦他一向不放在眼裏,那些大塊頭的軍艦很難在FB-7的導彈麵前生存下來,也無法和隱形的2208相抗衡,都是些花架子武器,但這種新下水的導彈艇可不是花架子,它造價低,噸位小,但綜合作戰能力比村雨級要強很多。(現代海軍是不該用噸位去衡量武器的作戰能力)

2208噸位比紅箭級輕的多,但上戰場還是2208更厲害一些。(這個觀點沒人反對吧?)比如南森級和巴讚級護衛艦噸位和村雨級不相上下,但戰鬥力就差的不是一點半點,高波級噸位更大,在海戰中的作用也未必和南森級是一個量級。對付高波村雨那樣的軍艦,一次飽和攻擊它就完蛋。

潛望鏡繼續觀察的海麵,潛艇也緩慢的航行,不遠處有3艘靶船停在那,辛勝不知道鬼子要拿這3艘靶船做什麽,但他猜到這靶船不是用來演習的,應該是用來試驗武器,剛才導彈艇發射過2枚反艦導彈,如果沒錯的話2艘靶船應該著著大火停在海麵上,但現在還有3艘完好無缺的靶船,這其中一定還有原因,他要看個清楚,隨後命令艇長向靶船停泊的海域航行。

海麵上的波濤依然洶湧,強勁的海風一陣一陣的似乎沒有停的跡象,今天似乎不是個試驗新武器的好天氣。3艘靶船在海麵上不停的搖晃。海麵下邊一直很平靜,宋級潛艇在這裏等著看下一場試驗。

UH-60直升機在海麵上飛來飛去已經快一個小時,導彈艇早完成武器測試,下邊的科目可是讓華顯最擔心,以前隻設計過遙控飛機,從沒接觸過導彈設計,巡航導彈和無人機用很多相似處,但也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萬一這種導彈設計不成功,那對華顯可是重大打擊。

3架攜帶新型巡航導彈的F-4EJ戰機向靶船停泊的海域飛去。

地麵導航員報告:“編隊距離目標450公裏,是否可以準備發射?”

華顯命令:“與目標相距120公裏時按正常程序發射導彈。”

F-4EJ戰機帶著的這種導彈長4米,彈徑350毫米,有4片彈翼和一個方向控製舵,使用的是渦輪風扇和固體火箭發動機,彈翼打開後翼展3米。該導彈有很好的滑翔性能,即使發動機功率不是很強勁也能飛行很遠的距離。

飛行員按下發射按鈕,導彈離開戰機向靶船飛去。

導彈脫離飛機後先啟動固體火箭發動機飛行了十幾公裏,隨後使用渦輪風扇發動機飛行,隻是飛行速度比較慢,隻有每小時700公裏,飛行高度50米。

東海艦隊的宋級潛艇觀望著靶船,又過了一陣,3道火光閃過,3艘靶船被命中。尹端華用潛望鏡看著著火的靶船,評價道:“這導彈飛的可真慢。”

“看來他們不是每種新武器都很先進,日本渦輪風扇發動機技術還是比較落後。”

坐在直升機上觀看導彈打靶的華顯,看3枚導彈全部命中目標,心裏稍微塌實點,林盛評價,“這導彈飛的這麽慢,速度不如剛才的魚叉導彈,命中精度還可以。”

“你這是罵我呢,這導彈的製導設備幹脆就是魚叉上移植過來的,發動機和戰斧導彈相似,就是燃料少點,除了導彈的彈提是新的,其他的都是舊的,看來我不是設計導彈的料。”華顯歪著身體看著燃燒著的靶船,對飛行員說:“回機場。”

“你不是全才,設計導彈你是外行,還不如繼續改進你的偵察機。”

首相官邸內,首相召開的特別軍事會議再此舉行。

會議室內氣氛很沉悶。掌握實權的這些個官員們臉上都陰沉著,等首相說話。

財政大臣臉色最難看。穀垣禎一當了很長時間財務大臣,但是很少見首相這樣‘大手大腳’的花錢,為了建設隱形導彈艇部隊,一次就要買50多架海豚SA365F型直升機,每架一千萬美圓,還有後期的零部件采購費,光飛機的第一筆開銷就5億多美圓,這可不是個小數目,為了讓海豚直升機更有威力,還要采購200枚AS15TT導彈,還有聲納浮標。拉姆導彈的花費也不小,另外50套泰利斯荷蘭公司的天狼星遠程紅外線監視和跟蹤傳感器,單價也不低,買下來又要花幾千多萬美圓。還要采購50套巴拉克導彈的發射係統和1500枚導彈,一枚巴拉克導彈就是20萬美圓。這總共下來要多少錢?這是無底洞!

財政大臣穀垣禎一說:“為幾艘導彈艇就要花60億美圓額外進口武器,太不劃算。”

防衛研究所所長廣田義說:“如果不花這些錢,那導彈艇的建造費就白花,現在我們太需要新武器,海上自衛隊都成博物館了,所有的護衛艦都沒反潛直升機,日本的護衛艦馬上就快是全世界最落後的,建造導彈艇可以少花錢多增加戰鬥力,如果要造10艘護衛艦,總共要花費50億美圓。但50艘導彈艇的戰鬥力是護衛艦的10倍,花這些錢很值得,已經沒有更省錢的辦法。”

佐藤昭接過話題說:“海上自衛隊的技術和戰鬥力遠遠落後於中國,這樣下去我們在盟國眼裏就越發不重要,他們的潛艇已經2次‘拜訪’過我國,提高反潛能力不能放鬆,擁有強大防空能力的導彈艇性價比最合適。發展飛機潛艇和快艇是短時間提高戰鬥力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