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回拉扯下,沈玉章還是選擇緘口不言。
沈喬和沈楠早就看出鄭母的不對勁,應該會對她有所提防的,至於他說不說,二者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分別。
自從和鄭母撕破臉皮後,沈玉章再不敢對她指手畫腳,耳提麵命,也不像從前那樣和她親近,惡人的相處看著不像是情侶,更像是護工和老板。
又到了晚飯時間。
沈玉章已經不再對鄭母有所期待,他照常看著電視,等著護工或者是她送來外麵的吃食後又匆匆離開。
“玉章~”
突然,一聲嬌俏黏膩的呼喚讓在聚精會神看新聞聯播的沈玉章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心裏狠狠嚇了一跳。
他略驚恐的扭頭看去,看到了帶著保溫盒進來的鄭母。
她怎麽……
“猜猜今晚我做了什麽,都是你愛吃的。”鄭母笑盈盈的上前,她先把保溫盒放到了床頭櫃上,隨後走到另一側床邊,給他擺好小桌子。
看著麵前一道又一道的美食,鼻尖縈繞著的熟悉香味,沈玉章不用嚐都知道,這是她親手做的。
可是為什麽?
沈玉章心中不住的疑惑,他覷著鄭母的臉色,企圖抓到什麽蛛絲馬跡。
但很可惜,沒有。
她就像是回到了幾天前沒有冷落他,沒有無視他,沒有和他發脾氣撕破臉的時候,是他印象中最熟悉最喜歡的茹茹。
擺好桌放好碗筷後,鄭母發現沈玉章一直目不轉睛的盯著她,“傻看著我幹嘛,難道我臉上有什麽東西?”她奇怪又好笑的摸了摸臉,從口袋裏摸出小鏡子左右照了照,“沒碰到東西啊。”
沈玉章嘴唇翕動,蹩腳的解釋道:“沒事,就是覺得你比以前更好看了。”
他挪開了目光,神色不太自然的拿起了筷子。
“沒胃口嗎?”見他遲遲不動筷,鄭母更奇怪了。
她拉著椅子坐到他的身邊,熱情的關心著他身體和心理的狀況。
以往沈玉章最愛她這麽緊張關心自己,因為這樣能讓他覺得她是真心愛著他,圍著他轉的,但現在在遇到相同的情況時,他的心境卻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就是心疼你。”
“我住院這麽久,又是要打理家中事務,又是要照顧我的,肯定累壞了吧。”說著,他給她剔下了一塊沾滿醬汁的魚肉,遞到了她的唇邊,“所以這第一口要給你吃。”
“玉章,你對我真好。”聽到他說這話的鄭母十分動容,她張口,吃下了這一勺熱騰騰的米飯和魚肉。
看著她毫無芥蒂的吃下,沈玉章心情更複雜了,一方麵是打消了她下藥的顧慮,一方麵是擔憂她有精神疾病,不然她怎麽會一改前兩天的態度,假裝什麽事都沒發生過,繼續和他黏黏糊糊恩恩愛愛?
“我們是夫妻,是要攜手共度餘生的人,你怎麽照顧我,我也該照顧你。”他握上了鄭母的手,再次深情表白。
借著這個由頭,他一直給她夾菜喂飯,隻有在親眼看著她嚼碎咽下後,他才敢跟著吃一口。
“我來收拾碗筷吧。”
吃完飯後,沈玉章再一次想要‘表現’。
這次鄭母沒再答應,她迅速的收拾好,“我來我來,醫生都說了你得靜養,收拾碗筷這種小事讓我來幹就好了。”
在她收拾好進小廚房洗碗的時候,沈楠來了。
沈玉章像是看到了救星,心情都肉眼可見的好了許多。
沈楠的頻率越來越低了,之前是一天一次,然後是三兩天一次,現在是一兩個星期一次。
他把袋子放到一邊,淡淡的說:“順路給你買了點水果。”
“阿楠,能給我拿個蘋果嗎?”
讓沈楠驚訝的是,沈玉章沒在一如既往的板著臉裝聾作啞,而是主動和他搭話了。
但他早過了需要回應的時候,所以也給不出什麽反饋了。“嗯。”
他隨手拿了個蘋果,用紙巾擦了擦後遞給了他。
“阿楠我…”
沈玉章伸手接過的時候,沈楠聽到了他的欲言又止。
他抬眼看他,但他卻佯裝無事發生,不再說了。
他識趣的沒再追問,可奇怪的是,在接下來的對話中,他時不時就會表現出欲言又止,有口難言的模樣。
沈楠已經不是以前那個隻會向前衝的愣頭青,他也大概能看出沈玉章這樣是等著他追問。
可他偏不。
既然他不主動說,那他也不主動問,反正著急的是他。
坐了半個鍾後,沈楠要走了。
這個時候,鄭母‘恰好’出來了,“這麽快就走啊,再坐會嘛,阿姨,剛才還煮了鍋糖水,再幾分鍾就好了。”
她還是那副好說話的模樣,沈楠同樣,還是那副生人勿近的狀態。
“再坐會吧,喝完糖水再走。”沈玉章開口挽留了。
他看了看鄭母,又看了看他,黝黑的眼仁裏縈繞著不知名的情緒。
然而瞳孔中再次倒映出沈楠的搖頭拒絕,“我還有事,先走了。”
“這孩子……”鄭母裝模作樣的歎了口氣,隨即對沈玉章說:“那我們倆吃,我去給你盛一碗來。”
“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的沈玉章哪敢拒絕。
察覺到沈玉章不對勁的沈楠雖然沒說什麽,但他去了沈氏,找了沈喬,把這個事和她說了。
“除非是他發現了她的真麵目,但又受製於她。”聽了沈楠的描述後,沈喬不屑冷笑,“自作自受。”
他現在終於是‘醒悟’了,可有什麽用?
他們之前說也說了,罵也罵了,還把不同的證據擺到了他麵前,但他呢?
他堅定不移的站在鄭母那邊,說他們是不孝兒女,是嫉妒破壞他的幸福,是栽贓陷害。
誰種的苦果誰吃。
“那我不管了。”沈楠讚同她的說法。
父親讓他失望了太多次,即使他知道他現在已經清醒,但他就是不想這麽快把他拉出苦海。
巴掌不打到自己臉上的時候是不會痛的,當初他們怎麽攔都攔不住他撞去南牆,現在如他所願的撞上了,那他也別喊苦別喊痛。
“你有這樣的覺悟很不錯。”
“我道行尚淺,得多向你學習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