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登半島外海,一支龐大的艦隊正威風凜凜的航行在暗黑的海麵上。浪花四濺,銳利的艦首在被月色鍍滿銀光的波濤間割開道道白色尾流。艦桅上的安德烈旗在海風中迎風飄揚。

數艘‘光榮’級導彈巡洋艦、‘現代’級、‘無畏’級導彈驅逐艦如同眾星拱月般護衛著俄羅斯海軍唯一的一艘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

與‘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並肩而行的是有著武庫艦之稱的‘烏沙科夫海軍上將’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彼得大帝’號。這艘世界上唯一的一艘重型核動力巡洋艦本是俄羅斯海軍北方艦隊的旗艦,但克裏姆林宮依然毫不猶豫的將其臨時從北方艦隊的建製中抽出,調派至太平洋艦隊的戰鬥序列裏,充當南下艦隊的指揮旗艦。

有的時候,軍事上的調動也是為了政治上的需要,從點防禦到區域防空,‘彼得大帝’號的防空係統可以組成多層火力重疊的防空攔擊網,再加上‘花崗岩’、‘海難’這些超音速反艦導彈,將‘彼得大帝’號派出來,可謂是莫斯科處心積慮、思謂良久的結果。與其說這艘能夠以漫天而來的超音速反艦導彈的飽和式攻擊毀滅一支艦隊的‘超級戰鬥巡洋艦’是為了對付日本人,還不若說是為了威懾中、美兩國。

‘庫茲涅佐夫’號航母,這艘‘斜直兩段甲板’與‘12度上翹角滑躍式起飛甲板’融合於一身的龐大戰艦此時正緩緩掉轉艦身,開始逆風航行。燈火通明的甲板上,兩架‘蘇-34鴨嘴獸’戰鬥轟炸機正在做著起飛前最後的檢查。

相比於美國海軍動輒便以兩三艘航空母艦組成一支龐大的航母打擊艦隊,俄羅斯海軍則多少顯得有些尷尬。從蘇聯時代開始,莫斯科便一直致力於打造自己的航空母艦編隊,但相比於美國人從1930年代便開始的航母使用經驗,莫斯科在這方麵則是全然不通。

之前1960年代-蘇美對峙的高峰時期,華盛頓與莫斯科都瘋狂的準備大打核大戰,在這樣的背景下,‘航母無用論’在莫斯科很受歡迎,赫魯曉夫便是該理論的最大支持者。要麽用核彈把敵人炸回石器時代,要麽被敵人炸回石器時代。錯誤的製導思想下,莫斯科瘋狂的打造著自己的海下狼群以及戰略導彈部隊。

什麽理論在蘇聯時代都與眾不同。坦克裝甲車要低矮輕巧,相比於西方國家那些造價高昂、但防護性能好、乘員舒適度高的坦克,蘇式坦克靠的就是個頭不大,機動性好。一旦戰爭爆發,便用漫天遍野而來的裝甲洪流來淹沒西歐。就如同螞蟻過河一樣,蘇聯裝甲群也是抱成一團,在北約的坦克以及反坦克武器打擊下,雖然會有損失,但最終的結局是肯定的,那就是蘇聯紅軍以及華約部隊必將橫掃歐洲大陸。既然這樣,那損失一些也是可以接受的;

空軍則打造成兩支部隊-前線航空兵與國土防空軍,前者是在戰爭爆發的時候,用漫天的機群去將西方國家的優勢空戰飛機淹沒,掩護陸軍的前進,換個說法便是-前線航空兵是配屬於地麵部隊的。後者則是國土防空作戰,高空、高速是國土防空軍裝備的戰機最大的特點。為的就是截擊那些掛載了核彈的美國人以及英法空軍的戰略轟炸機,防止那些大型轟炸機將紅色蘇聯炸回到石器時代;

而馬漢的‘製海權’在蘇聯人的思路下則完全的變了樣,盡管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使得航母當然不讓的成為了海上霸主,但莫斯科卻不這樣認為。導彈和核潛艇似乎才應該是主導力量,至少紅色海軍的很多高層都是這樣認為。盡管蘇聯軍隊將他們的巡洋艦、驅逐艦上裝滿了一大堆防空、反艦武器,但現在看來那些似乎都是雞肋。恐怕還沒等這些戰艦進入反艦導彈的射程,美國航母上起飛的艦載機便蜂擁而來了。但莫斯科自有打算,在空軍的掩護下,不惜代價的進入打擊射程,用紛飛而出的反艦導彈去將美國航母編隊送進海底。這也便出現了一個新的理論-‘超飽和攻擊’;

然而蘇聯人很快發現了一個問題,如何使得自己的艦隊處於戰機的保護圈內?僅靠岸基航空兵,那麽將使得艦隊的活動半徑很有限,隻能本土防禦,無法走向遠洋。那麽便必須發展航空母艦。早期的‘莫斯科’級以及‘基輔’級其實都隻是艦隊防空航母而已。和美國海軍提倡‘航母遠程打擊力量’不同,北極熊錯誤的將航母拿來作為艦隊輔助戰艦,這和他們的前線航空兵作用是一樣的。用航母上的艦載機掩護裝滿了反艦導彈的巡洋艦、驅逐艦衝進打擊美軍航母的反艦導彈射程內,還是用反艦導彈來消滅敵人有生力量。

直到1970年代之後,莫斯科才尷尬的發現,大打核大戰的可能性已經越來越小,相互之間丟核武器基本上已經沒了可能。除了必要的一些戰略核威懾,數以千計的核導彈已經沒了用武之地。而在戰術層麵上,完全由彈道導彈部隊和核潛艇支撐著的蘇聯紅軍打擊力量卻無法麵對中小型戰爭,總不能為了豆子大點的鳥事就扔核彈吧。海外的利益需要維護,第3突擊坦克集團軍、第8近衛集團軍這些裝甲摩步部隊再精銳也是麵對西歐的,沒有強大的海軍遠洋力量投送怎麽走出去。美國軍隊有的是海軍航母、兩棲攻擊艦。而蘇聯呢?什麽也沒有,雖然兩國都是超級大國,但遠洋投送能力上來相比,僅能發動戰役規模兩棲登陸蘇聯紅軍和隨時可以全球戰略投送的美軍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上。

在雄心勃勃的勃列日涅夫看來,這是絕對不能容忍的,於是800多個行業的專家、7000餘家工廠被召集了起來,打造出了蘇聯紅色海軍第一艘真正擁有獨立遠洋打擊能力的-‘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航空母艦。沒等到莫斯科歡聲慶祝一番,隨著‘鐮刀鐵錘紅旗’從克裏姆林宮降下,蘇聯解體了。接過家當的俄羅斯窮的沒錢再造航母了,一夜之間美國人發現自己的對手沒了。‘庫茲涅佐夫海軍’號航空母艦的後繼艦‘瓦格良’號被終止了建造,最後被當作廢鐵賣給了中國人。更為先進的‘烏裏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也被中止建造,已完工部分被拆毀。剩下孤零零的‘庫茲涅佐夫海軍’號獨撐著俄羅斯海軍的遠洋打擊力量。

可笑的是,當蘇聯的前車之鑒放在那裏的時候,本世紀初的中國卻為造不造航母鬧翻了天。‘航母無用論’的聲音不止一次的被一些中國人提起。難道不覺得很有諷刺意味。

這場東亞戰爭讓莫斯科敏銳的感覺到,重振往昔雄風的時機到了。車臣戰爭頂多算是個國內平叛,阿富汗戰爭之後克裏姆林宮還沒有真正意義的發起一場海外戰事呢。也許通過這場戰爭,莫斯科可以向世界證明一些。

兩架‘蘇-34鴨嘴獸’戰鬥轟炸機呼嘯著而起。和以前蘇聯軍隊的戰術不同,這次俄軍不再以漫天的導彈開路了。而且,僅僅依靠彈道導彈也達不到戰術目的。為了能夠撕開日本軍隊麵對俄羅斯方向的防空網絡,俄軍決定仿效美軍在伊拉克戰爭中的戰術,直接摧毀日軍的防空警戒雷達。為後續打擊力量鋪平道路。

浪花飛濺,一艘渾體黝黑的核潛艇猛然躍出海麵,這是俄羅斯海軍的一艘‘奧斯卡Ⅱ’級巡航導彈核潛艇‘K530別爾桑羅德’號。指揮台圍殼兩側成45度斜角布置的導彈發射裝置緩緩打開了艙蓋,可對海、對地攻擊的SS-N-24導彈在月光下露出猙獰的麵容。

第37戰略航空集團軍-第79近衛重型轟炸機師的數十架‘圖-95MS熊’、‘TU-160海盜旗’、‘TU-22逆火’式戰略轟炸機掛載著‘Kh-555肯特C’型巡航導彈從位於西伯利亞的烏克蘭卡空軍基地呼嘯著起飛。

遠東濱海邊境區,茂密的森林深處,一條已經被清理了積雪的瀝青公路蜿蜒在皚皚白雪之間。這是一條地圖上根本找不到的公路。數以百計的、荷槍實彈的俄羅斯軍人將整片區域封鎖得死死的。天空中不時有一兩架直升機打著探照燈低空飛過。

十餘輛‘SS-X-26聖甲蟲C’導彈發射車帶著低沉的馬達轟鳴聲緩緩行駛在這段已經被武裝部隊給封鎖了的公路上。導彈發射車之後尾隨著長龍樣的各種保障車、指揮車。

采用公路機動方式發射;慣性製導、配有全球定位係統、雷達及光學終端跟蹤係統;圓概率誤差不超過10米;射程185千米;並可采用彈道和巡航兩種導彈發射方式的‘SS-X-26聖甲蟲C’單級固體戰術短程彈道導彈將是這次對日導彈打擊的最重要組成手段。

但這一切都將在日軍遠處警戒雷達被摧毀後發起。突然性、不可預測性才能起到最好的打擊效果。

“架設激光引導儀”頭戴著‘巴拉克拉法帽’的‘海狗’命令到。臭氣哄哄的排水溝立即忙碌起來,兩名‘海狗’將便攜式激光引導儀對準了不遠處的第9機動警戒隊的基地。數名狙擊手也用‘VSK-94’狙擊步槍、‘OSV-96’12.7毫米狙擊步槍瞄準了基地內那些忙碌著的人影。

日軍第9機動警戒隊由於是機動雷達警戒群,加上裝備著‘J/TPS-102’型移動三坐標雷達,所以機動性較高,行蹤不定,距離攻擊發起時間不到五分鍾了。這也就是為什麽要將‘海狗’突擊隊派來的原因。地麵目標引導,配合空軍打擊,直接摧毀這些‘J/TPS-102’型移動三坐標雷達,為後麵的導彈打擊掃清障礙。

昨天第9機動警戒隊還在石川縣-珠洲市一帶活動,然而今晚卻又返回了基地,看現在人影攢動的樣子,這些家夥又準備轉移了。但願不要出什麽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