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年八月,劉闖抵達燕京。.

一座新城,拔地而起。

按照劉闖的總體規劃,而今的燕京才不過完成了五分之一的工程。已經完成的城市麵積,大約三十平方公裏大小。這和後世唐代長安的麵積相比,甚至不到長安的一半。不過,若算上總體規劃,燕京麵積近一百平方公裏,其總麵積絕對超過後世唐代長安的城市麵積……

不過,燕京的人口始終是一個大問題。

由於才建成不久,所以人口才堪堪過三萬人,與規模宏大的燕京城相比起來,根本不足一提。

好在,伴隨著冀州之戰拉開序幕,大批流民開始向幽州遷徙。

新任燕京令黃珍向劉闖介紹道:“荀中郎已經開啟流民遷徙計劃,麋家、蘇家、甄家和張家,會從中原招攏大批流民向幽州和遼東遷徙……據辛軍師估計,來年開春後,燕京人口將會增至六萬,到明年底,人口總量會突破十萬。按照目前燕京的規模,十萬人口正好。”

想要修建出一座可以容納百萬人口的城市,並非一件簡單的事情。

以目前幽州的底蘊而言,修建一座十萬人口的大城不是難事,可若想要達到長安或者洛陽的規模,的確是比較困難。

畢竟,幽州人口總體不多。

雖則四大商賈預計可以為幽州招攏兩百萬人口,但大部分需要填充於邊塞城市。

比如代郡,比如上穀,比如雲中……三大郡城麵積廣袤,可人口加起來也不過十萬左右。劉闖之所以要招攏這麽多的流民,就是為了加強漢人在邊塞的力量,同時稀釋胡人的比例。

所以,流民抵達之後,邊塞郡城才是重中之重。

同時,伴隨著遼東開始興起,也需要大量人口的填充。

劉闖可不希望他辛辛苦苦打出來的地盤,到最後因為人口的原因,又要拱手相讓。再加上並州也需要填充人口,粗略計算下來,哪怕算上張燕手中的一百萬黑山軍,也遠遠無法滿足劉闖對人口的需求。

“想要完全控製並州和幽州,占居主導地位,至少需要向這邊填充六百萬人……

可現在,就算一百萬人口都會非常吃力。主公倒也不必太過著急,這人口數量最好還是慢慢增加才是。”

諸葛亮當然清楚劉闖對人口的渴求。

但他同樣清楚,冒然增加大量人口,非但不會給幽州帶來益處,反而會造成許多麻煩。所以,在猶豫一下之後,他還是向劉闖提出了建議,建議劉闖不要太過急於向邊塞填充人口數量。

畢竟,幾百萬人遷入,也會給管理造成巨大的壓力。

劉闖沉吟片刻,點了點頭表示讚同。

他好像確實有些著急了,也忽視了很多具體的問題……沒辦法,曹艸給他帶來的壓力實在太大。眼見著一場大戰又將要拉開序幕,他若是不能早作準備,到時候必然會承受更大壓力。

人口,人口……

在兩千年後,華夏因人口過剩而頭疼。

可如今,劉闖卻要為人口不足而煩躁……

十萬人口的燕京,已經是幽州的極限。而且以目前的情況來看,燕京的確不適合成為一座百萬人口的都城。

“既然如此,便暫緩燕京外城的擴建吧。”

既然不準備修建百萬人口的大城,再按照原計劃修建城市,顯然會勞民傷財。

諸葛亮忍不住鬆了口氣,他是真有些害怕,劉闖會好大喜功,強行建造一座百萬人口的大城。

“兄長,為何非要在幽州修建一座如此規模的王城?”

諸葛亮總覺得,幽州地理位置偏僻,環境也不甚好,甚至可稱得上惡劣。道路交通的情況,同樣不是特別出眾,在這裏修建大城,似乎沒有必要。

可他又怎能理解劉闖心中的**情節?

“中原繁華富庶,卻太容易消磨人的銳氣。

幽州朔風強猛,乃苦寒之地,更能夠磨練人的姓情……我一直渴望,把我大漢打造成為一個‘不和親,不納貢,不割地,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鐵血王朝。建造燕京,也正是出於這種考慮。唯有直麵刀鋒,方能磨練出不畏艱險的膽魄和姓情,也唯有此,我大漢王朝方能夠延續千秋萬代。”

所謂千秋萬代,隻是一個口號。

這一點,劉闖非常清楚。

但他既然想要向那個王座發動衝擊,自然希望國祚延綿。

在骨子裏,劉闖頗有些大明情節。因為在他的心目中,不管後人如何評價明代,可這個王朝的帝王的確是做到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劉闖對明代的帝王,頗有些敬佩。內心裏,他始終對和親這種曆史上頻繁出現的詞匯極為反感。一個強盛帝國,絕不是靠著和親能夠長久。不管後世如何評價那些和親的女子,但是在劉闖看來,那始終是一個帝國的恥辱。

“不割地,不納貢?”

諸葛亮愣了一下,有些疑惑。

不和親,他能夠理解。

有漢以來,和親的事情頻發,並不在少數。可是這割地、納貢……諸葛亮心裏雖然不是特別理解,卻沒有再去追問。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劉闖這十個字,讓他內心激蕩不已。

諸葛亮似乎有些明白了,劉闖為什麽如此重視幽州的建設。

也許在劉闖的眼中,這幽州就是關係到大漢死生存亡的地方,這裏更是大漢江山的門戶……

回到燕京,已有兩個月。

轉眼間,便是暮秋。

軍都山滿山楓葉紅透,遠遠看去景色極為壯觀。

不遠處,麋繯帶著幾個孩子,在諸葛玲幾女的陪同下漫步於楓紅之中。

歡聲笑語傳來,也讓劉闖的心情變得輕鬆許多。他示意諸葛亮徐庶黃珍和徐邈四人跟上,登上軍都山頂,眺望居庸烽火,心中陡然間豪情萬丈。

“對了,郭嘉情況如何?”

徐庶連忙道:“郭先生那邊一切正常,並無任何異動。

自得主公吩咐之後,我時常去拜訪郭先生。此人果然如主公所言,智計百出,不愧鬼才之名。不過,他似乎對天下局勢並不感興趣,庶幾次試圖與他討論正事,他都不肯回應……”

郭嘉自從被劉闖俘虜來燕京之後,便被劉闖安置於車騎將軍府中。

由於徐庶也是潁川人,和郭嘉是同鄉,故而劉闖便安排徐庶與郭嘉進行接觸。

劉闖手下,而今也不泛潁川人。

他丈人荀諶,以及後來投效的辛評,全都是潁川人士。論身份和聲名,都遠遠高過徐庶。可這些人的身份過於**,劉闖也不想太過刺激郭嘉。徐庶的才學也頗為不俗,所以讓他和郭嘉接觸,相對容易一些。事實上,郭嘉對徐庶的確是很讚賞,也願意和徐庶進行交流。

可正如劉闖所猜測那樣,郭嘉被俘虜之後,雖然沒有反抗,確始終不肯接納劉闖。

他是打定了主意,要身在漢營心在曹,不肯為劉闖出謀劃策。風花雪月,他不介意與徐庶討論,甚至還鼓勵徐庶去追求蔡文姬,更為徐庶出謀劃策。但一談到大勢的問題,便閉口不言。徐庶為此也吃了好幾次閉門羹,到後來也看出了郭嘉的心思,便不再討論曹劉之間的問題。

聽得出來,徐庶對郭嘉極為讚賞。

劉闖忍不住搖頭苦笑,輕輕歎了一口氣,“奉孝果然是執拗的姓子,看起來他對曹艸的確是忠心耿耿。如此才幹卻不得為我所用,實在是一樁憾事……不過,也罷!人各有誌,既然他不願意為我效力,元直便不要再談論這些事情。你們的私誼歸私誼,不妨與他多些交流。”

“喏!”

張燕方麵,已經正式和劉闖展開合作。

在中秋之後,位於中山國治下的黑山軍約十萬之眾,已正式納入劉闖治下。

這是一次試探,劉闖也非常重視。

在和荀諶進行商議後,他並未立刻遷徙這十萬黑山眾,而是下令就地登記戶籍,安置於廣昌到平舒之間的地區。這一個地區,也是一個人口稀缺的區域。十萬人填充進入後,可以極大程度上加強幽州和中山國之間的聯絡,為曰後向代郡遷徙人口創造條件。同時,劉闖下令在平舒和廣昌地區燒荒,以準備為來年開春墾荒屯田做好準備。劉闖深知,他和曹艸的對決已迫在眉睫。在廣昌屯田墾荒,也是為接下來與曹艸之間的對決,提前做出安排。

暢遊軍都山後,劉闖便帶著家人在山下軍寨中歇息,準備第二天返回燕京。

夜色,籠罩軍都山。

燕山秋月,格外嫵媚,在夜幕中別有一番風情。

麋繯諸葛玲等人在遊玩一整天後,都有些疲乏了,故而早早歇息。

而劉闖和諸葛亮徐庶三人則在大帳之中,翻閱從燕京送來的公文,進行批注。

三人或是低聲交談,或是提筆書寫。

眼見著已過戌時,劉闖見天色不早便起身讓諸葛亮和徐庶去休息。

就在他三人要離開大帳的時候,忽聽大帳外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

帳簾一挑,李逸風行色匆匆走進來,“主公,燕京急報。”

劉闖一怔,連忙坐直了身子,沉聲道:“帶進來。”

李逸風轉身出去,不一會兒的功夫便帶著一個小校走進大帳。

那小校看上去風塵仆仆,臉上還殘留汗漬。他走進大帳,便匍匐地上惶恐道:“啟稟皇叔,奉荀中郎之命有急報呈上。”

“呈上來!”

小校從身上取下一個竹筒,由李逸風遞到劉闖麵前。

那竹筒上押著火漆,上麵有一個印章,正是荀諶的印章。劉闖打開竹筒,從裏麵取出書信,就著燈光看了一遍後,臉色也頓時大變。

“主公,發生何事?”

劉闖放下書信,掃了諸葛亮和徐庶一眼,半晌後道:“馬騰,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