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朔元年,也就是顯慶六年,一個從遙遠的西方到來的來客風塵仆仆的來到了長安。

雖然風塵仆仆,但是,這位西方來客的架子可是不小。在長安城外十裏處的官道之上,迎接這位西方來客的鴻臚寺官員遙遙的望見一支長長的隊伍慢慢走了過來。隻見隊伍當先,乃是一隊駱駝輕騎兵,這些騎在駱駝雙峰之間的騎兵極其適合在沙漠中作戰,其**坐騎耐酷熱饑渴,不過速度比不上馬匹。據說西突厥那邊也有在用這種輕騎兵。

跟在駱駝騎兵後麵的卻是一頭白駱駝。一名穿著絲質長衫的客人坐在駱駝之上,輕輕的晃蕩著。陣陣悅耳的鈴聲從白駱駝頸下駝鈴處發出。在白駱駝後麵,卻是一支馬隊,起先一排三匹,皆是白馬,其次乃是黃馬,再次乃是紅馬,最後卻是黑馬。顏色整齊,鈴聲蕩漾,遠遠可聞。馬隊之後,便是車隊,二三十輛馬車緩緩跟在後麵。

待這隊伍一走進,那些迎接的鴻臚寺官員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這,這也太奢華了吧!

起先那些駱駝輕騎兵,隻見他們皆是腰懸彎刀,背負短弓,個個身形彪悍,一看便是久戰之師。那匹白駱駝渾身上下,一色素白無半分雜毛,一看便知其身價不凡。駱駝的駝鈴乃是由金子打造而成,鈴聲更加清脆悅耳。在駱駝背上,坐著一個年紀約莫三十來歲的人。此人頭上蒙著一塊白紗,可能是遮擋風沙之用,在額前至耳後這一段,環布著十多顆晶瑩剔透的寶石,額前那最大的一顆紅寶石,足有指頭大小。此人胸前掛著一大串由各式寶石玉石串成的項鏈,隨著駱駝的輕輕晃動,這些寶石在陽光之下,折射出迷人的光芒來。一把波斯彎刀挎在腰間,刀柄之上,有金絲和寶石鑲嵌裝飾,看起來名貴不凡。

當那些拉著大箱子的車隊漸漸走近時,眾人隻見這些箱子外麵皆是鑲有金絲寶石,看起來名貴無比。眾人不由擔心的看著這從波斯遠道而來的使團,他們如此張揚,難道就不怕被搶了?

這支使團正是波斯王子卑路斯帶領的波斯使團。當遠在西域的阿史那社爾見到了卑路斯派出來的使者後,立刻便將波斯使團前來大唐的消息傳到了長安。一聽見這個消息,無論是李治還是朝廷眾臣,皆是一愣,這波斯乃是西方大國,除了商旅往來,官麵上鮮有往來。而如今,他們卻派出了一支由波斯王子卑路斯領導的使團,這讓李治等人摸不著頭腦。不過,基本的禮儀還是要做的。

所以,這才有了鴻臚寺官員迎接這位波斯王子的場麵。

這位波斯王子一到長安,便四處送禮,結交朝廷重臣。人或問以目的,卑路斯笑而不言,隻是讓他們安心收禮。後來在朝見李治的時候,這波斯王子才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原來波斯受西方大食侵略,國土喪失大半,軍隊根本擋不住那些狂熱的宗教軍隊,而在顯慶二年的時候,唐軍滅亡西突厥,迫使部分突厥部落往西遷移,到達波斯。這些突厥人被波斯人雇傭,為波斯大軍作戰,其作戰勇猛,比起波斯軍隊,還要勝上三分。

當波斯王從這些突厥人口中聽聞了他們是被唐軍趕出突厥故地之時,便深感唐軍的強大。所以,波斯王派出自己的兒子卑路斯帶領著波斯使團來到大唐,向大唐求援,希望大唐能夠派出軍隊來幫助波斯抵抗大食的進攻。

當他提出這個要求的時候,李治和眾臣沉默下來。滅突厥,攻吐蕃,剿南洋,連續八年的對外戰爭一直在掏著大唐的國庫,李治實在不願再啟戰端,想要休息一下。

而這時,張允文卻是站出來,明確支持唐軍出兵波斯。

他說這大食乃是一頭猛虎,而波斯乃是一頭瘦狼,若是瘦狼被猛虎吞了,猛虎更加強大,我大唐便會直麵猛虎。若是幫一把瘦狼,那麽自有瘦狼在抵抗猛虎,而大唐則不需直麵之。至於李治擔心的軍費和軍心問題,張允文提出,讓波斯雇傭唐軍參戰,另外支付大唐軍費。波斯標出參戰士卒所得福利,於各軍府之中張貼,自願報名參加。這樣一來,軍費軍心都得到了解決。而且波斯支付的軍費可充實國庫。聽到張允文的建議,李治不由有些心動。

當然朝中也有人說什麽大唐乃是上國天朝,仁義之邦,若是出兵還要讓對方支付軍費,那算什麽泱泱大國,煌煌華夏?張允文當即反駁說這波斯乃是西方大國,與大唐平等,而非藩屬。唐軍出兵屬國,乃是盡宗主國義務,不需要收取軍費。而出兵平等的國家,當然要收取費用了。

這一場爭論持續了二十多日,最後,李治終於同意了張允文的意見,出兵波斯。

麵對著卑路斯開出的優越條件,各軍府成員,踴躍報名,很快便組成了一支五萬**軍。由裴行儉、席君賣等一批年輕將領擔任將帥。張允文本來想親自帶隊,去見識一下阿拉伯帝國的軍力,不過李治不允,隻好作罷。

不過當這卑路斯見識到了大唐鋼弩、手雷的威力之後,纏著張允文,希望他能說服李治賣些武器給波斯。張允文當然不會錯過這樣的機會,在呈報李治之後,以成本價五倍的價格賣給了波斯三萬具鋼弩,十萬枚手雷。至於火炮等東西,張允文壓根就沒讓卑路斯瞧見過。

在長安停留了四個多月,卑路斯終於領著五萬大軍和大批武器離開了長安。

站在城頭遙遙的望著遠征大軍漸漸西去,張允文輕輕的歎了一口氣。不知這五萬大軍,又有多少人能夠返回家鄉!不過隻要阻止了阿拉伯人在中亞的擴張,那麽他們也不會白白犧牲的。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