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七日,潼宜全境包括部分奉元地區,下起了淅淅瀝瀝的雨。趙緒安輕車簡從,並沒有通知潼川區的官員們,和方明遠一起前往潼川視察。

潼川成為潼宜的一個區已有數年,在這數年裏,潼川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既然並入了潼宜,那麽這裏的一切自然是依照潼宜的規矩來改變,這裏的醫院增加了設備,提高了醫療人員的收入,農村衛生服務體係不斷完善;這裏多了十幾所學校,教師的水平也得到明顯的提高;這裏的道路寬闊了,一條高速路貫穿了全境,潼川人不管是去潼宜市區還是去奉元,比起以前來都方便快捷了很多;區體育館和區圖書館已經相繼落成,一批鄉鎮綜合文化站、村級示範文化室、農家書屋等文化基礎服務設施建成投入使用,滿足了潼川人對於精神文化的需求;這裏的森林覆蓋率從原本的百分之二十三點六提高到了百分之三十一點七,而且還在不斷地提高;這裏的水清了,河道清汙後,再也不見以前垃圾遍地、汙水橫流的景象。

並入潼宜的這些年裏,潼宜市政府並沒有向潼川區裏投資建設重工業、化工產業,潼川區原有的幾家重汙染企業,有的被關停,僅僅餘下了兩家,也配置了完善的環保設施,確保不會有生產汙水被直接排放。如今這裏被定位為潼宜市的糧倉、菜園、肉蛋奶和水果生產基地,在保證環境恢複的前提下,發展經濟。

二零零五年,潼川以小麥、玉米、油菜生產為重點,進一步優化作物布局,加大農業新技術的推廣,推動鄉村進行土地合作,建立成規模的農業生產基地。去年,在退耕還林近三萬畝土地後,潼川的糧食作物總產達到了二十五萬噸。油料作物總產一萬兩千噸,均創下了曆史最好水平。有力地支持了潼宜市的經濟發展。

潼川區政府還大力地推動區裏畜牧業的發展,積極培育和扶持民間的技術推廣組織、各類專業協會的發展,減免農民的各項稅費。扶持民營**業、養殖場的發展。去年,潼川存欄肉牛近二十萬頭,肉羊近二十四萬隻,奶牛達到了一萬三千餘頭,出欄的生豬和雞都超過了百萬隻!畜牧業產值的連年增加。現已成為潼川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和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潼川區還大力發展蘋果、核桃的種植,並且建立了加工企業,不但可以滿足潼宜市民的需要,還大量地銷往秦西省的各個地市。

潼川區裏的煤礦也經過整頓,區裏從晉寧請來了資深的煤礦管理人,下決心關閉了一部分達不到安全生產的小煤窯,投資更新了開采設備,提高了生產和安全標準,通過一係列的技改來提高產量。由於近期國內煤炭市場行情好,企業是產銷兩旺。二零零五年全年煤炭產量達到了一千七百萬噸以上!

潼川還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和陶瓷產業,加上有大量的人前往潼宜市區工作,去年,潼川區人均年收入超過了九千元,其中農民的純收入則達到了四千九百餘元,均創下了曆史最好水平。

趙緒安和方明遠一行人乘車並沒有走高速公路,而是順著原來的國道,從潼宜進入了潼川區境內,公路就修建在武亭河河道的兩旁,公路一邊是高聳數十米峭壁。另一邊則是十幾米深的河道,很多地方的道路隻能允許兩輛車並行。而在幾年前,這條路還是從奉元前往聖地市和晉寧市的必經之道。每年,這條路上都難免會發生幾起車毀人亡的慘劇。

“真是沒想到。我還能看到武亭河有重新變得清澈的一天。”趙緒安看著隻占據了河道中間一部分的河水,輕聲地慨歎道。武亭河當年可是已經基本上變成了臭水河,雨季時,就是渾濁的黃水。可是現在看過去,至少河水已經恢複了正常的顏色,而且也聞不到了異味。隻是這水量。卻看不到有明顯的增長。

“趙叔,這話可不應當從您的口中說出來。”方明遠啞然失笑道,“自從潼川並入潼宜以來,光是環保這一塊,市裏給它的投入就有多少,我想您是最清楚的吧?”潼川如今已經有兩座汙水處理廠在運營——潼川並入潼宜之後,市裏又在潼川區裏建設了一座汙水處理廠,確保潼川的生活和生產汙水都能夠得到處理,而不是直接投放到河道中去。這也是為什麽潼川大力發展畜牧養殖業,還能夠保證河水的清澈的重要原因。畜牧養殖業,由於是集中喂養,很容易產生對環境的汙染,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潼宜市可是沒少為潼川區聯係知名專家解決這一問題。

趙緒安點了點頭道:“正是因為我知道,所以我才感慨武亭河的清澈來之不易!”這些年來,市裏對潼川區的財政補貼,可以說遠遠地超出了潼川區上繳的稅費。如果說沒有將潼川並入潼宜,潼宜如今的財政情況會更好。但是他相信,日後這裏肯定會成為潼宜的後花園和後勤基地,如今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是啊,武亭河的清澈來之不易,所以我們才要更加精心地去維護它。”方明遠也不禁想起當初,為了治理武亭河,可是著實地費了一番功夫,為了達到目地,就連華夏台的記者都動用了。不過看到今天的武亭河,他覺得自己的努力總算是沒有白費。

“對了,昨天我看到一份報告,潼川區的節水工程改造已經過半了,有望在明年年中,完成這一工程。但是農田滴灌的推廣並不是那麽順利。”趙緒安看了方明遠兩眼道。當初潼宜成立特區開始新城區建設時,方明遠就強行要求,所有新項目都必須要使用節水設備,包括住宅樓在內,都必須使用節水龍頭,並且建立了多座大中型再生水水廠,經過預處理,濾料過濾處理係統處理後的中水可以滿足包括房屋衝廁、澆灑綠地、衝洗道路和一般工業冷卻水等用水要求。而且在潼宜落地的上規模企業,也被要求建立自己的再生水係統,那些達不到規模的企業則可以從再生水廠購買再生水生產。一般情況下不得使用自來水直接用於生產。方明遠還在潼宜的農村推廣滴灌技術,減少農業用水的需求,這些措施極大地緩解了潼宜因為人口猛增所帶來的用水緊張問題。

而由於前期投資巨大,當初自己和很多人都認為這些措施雖然好。卻應當緩行,必須要到潼宜發展到一定水平,有了足夠的經濟實力之後再實行。若不是方明遠在這一問題上的態度極其強硬,沒有絲毫退讓的意思,這一政策就執行不下去了。不過。到了現在回頭看看,當時雖然造成了市財政壓力巨大,但是卻遠比現在再進行改造要節省時間和資金。

“潼川這裏,農業人口收入太低,滴灌技術雖然省水,但是前期投入比較高……所以需要區政府加大推廣力度,最好能夠給予農民們一些實質性的補貼。”方明遠沉吟了片刻道。雖然說潼川原本是市,潼宜隻是它轄區內的一個縣,但是說起農業來,潼宜大部分在平原地區。而潼川區轄區內卻有大片的山地、梯田存在,潼川經濟其實是靠著煤炭和原本的幾個廠子支撐著。隻不過,近些年來,煤炭資源已漸枯竭,產量也在不斷地下降,那些廠子又因為環境問題,不少被關停,沒有關停的也無力擴大產能。

“市裏也是這樣考慮的,打算撥一筆專項資金,資助全市的農民兄弟。爭取在十年內,讓全市的農業種植都使用上滴灌。”趙緒安道。原本農業使用滴灌技術成本相當高,這使得雖然都知道它節省水節省肥料,但是卻根本無力普及。僅用於高附加值的經濟作物種植。但是如今,隨著滴灌帶的廣泛應用,這一技術的使用成本已經降低了很多。

“如果說我們能夠繼續加大鄉村農業合作,對農田進行規模化種植的話,我想這個時間還可以向前提提。”方明遠道,“北方和南方如今都已經出現上千畝甚至於上萬畝的大型私營農場。通過規模化種植,大幅度地降低了種植成本,提高了收益。”方家自己如今在巴西和阿根廷都有農場,雖然說主要是種植大豆,但是對於糧食作物的生產情況還是有一些了解的。

隨著美國和巴西等國不斷地擴大糧食作物的種植麵積,加上美國的農業補貼很高,國際市場上,糧食作物的價格其實是在一路走低的。方明遠覺得,如果說依照現在的這個趨勢發展下去,未來國內的糧食價格要高於國際市場糧食價格的局麵一定會出現,就像如今的大豆一樣。屆時,國內的農民們就將麵臨著來自國際上大農場主的競爭!

趙緒安輕歎了一口氣道:“明遠,這件事情可是急不得。”他當然也知道如今像華夏這樣以農戶家庭為單位進行農業耕種的方式已經到了無以為繼的地步,但是目前國內驚人的失業率卻又使得政府在釋放農業人口一事上,慎而又慎。一旦大批的農業人口被從田地上解放了出來,卻除了種地再也沒有其他謀生的能力,或者說社會無法提供出來足夠的工作崗位,那樣的話,社會動蕩就在所難免了。

方明遠也不禁輕歎了一口氣,他明白,國內如今的現狀就是錯綜複雜,牽一發而動全身,所以解決起來都是極其的棘手。就像人口吧,十幾億人口,對於國家和社會的壓力大不大?全國有多少人處於隱性失業中!但是卻必須要放開人口控製了,因為嚴重的後果不出十五年就可以看到。嚴重老齡化的日本社會,就是華夏的前車之鑒!

“這件事情是急不得,但是隻是在潼宜這個小範圍地區裏,我想並不是什麽問題!”方明遠堅持道,“不將潼宜本地的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而是由外來人口來填補對勞動力的需求,雖然說從目前來看,市政府的付出也許要小一些,但是從長遠來看,不借著這個時候解決,我就怕到我們能夠解決的時候,潼宜卻已經沒有足夠的工作崗位提供給他們了!”

趙緒安心裏為之一震,他明白方明遠的意思,潼宜不可能一直都保持著高速增長的態勢,到了一定高度之後,除非有什麽大機遇,否則的話,經濟增長的速度會越來越慢,相對來說,工作崗位的增長速度也會一樣減慢下來。而且,潼宜如今正在積極地吸納外地前來務工的人員,每年都有大批的外地務工人員得到了潼宜的戶籍,而且在潼宜,戶籍對於就業的影響並不明顯……

“趙叔,提前和你打聲招呼,我打算在蘇爺爺卸任前,將潼宜的國稅一部分換一種形式繳納給予國庫。”方明遠道,“屆時,市裏可動用的財政就要少一塊,最好提前有所準備。”潼宜自成為了特區之後,方明遠並沒有從潼宜的稅收中拿過一分錢,全部都留給了潼宜市財政使用。

“啊?”趙緒安吃了一驚,不過他很快就鎮定了下來,他知道,潼宜經濟高速發展之後,京城裏麵,對於潼宜的稅收不上繳國庫已有微詞,隻不過一來是有當年多位領導人親自簽名的協議在,二來則是因為蘇浣東擋住了那些人所施加的壓力。

雖然說從法理上來講,道理是在方家這一邊,當年方家可是繳納了十五億美元,而當年潼宜的總稅收才一千萬元,這些年來潼宜的發展,也沒有讓國家投資一分錢,方家反倒在其中投入了巨額的資金,卻還沒有收回。

但是在國內,有的時候就是沒有道理可講的。既要馬跑又不給馬吃草的事情,一點都不少見,很多官員的眼中,隻有利益沒有信義!(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