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得到了後金韃子俯首稱臣的消息,是非常高興的,這一次的情況不同了,後金的皇太極願意去帝號,願意恢複建州衛的建製,甚至願意派出皇子為質,這些條件,與上一次的談判,有著天地之別了,當然,為什麽會出現此等的情況,他也是清楚的,後金在蓋州和遼東遭遇到了沉重的打擊,沈陽、遼陽、海州和耀州等地,遭遇巨大的威脅,難以支撐了,皇太極害怕朝廷再次發起大規模的進攻,所以想著保全目前的實力。

後金皇太極的要求,換做以前的條件下,朱由檢根本就不會理睬的,人不能夠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那就不僅僅是失誤的說法了,簡直就是愚蠢了,堂堂大明帝國的皇帝,豈能出現此等的錯誤,但如今的情況不同了,在朱由檢的內心,蘇天成已經成為了最大的威脅,朝廷必須要首先解決蘇天成的問題。

朱由檢想法還是成立的,他記得蘇天成曾經說過,攘外必先安內,內部不能夠穩定,是最大的問題,就算是對外征伐取得看勝利,也難以徹底鞏固,所以當年蘇天成首先huā費氣力,剿滅了流寇,接著才開始對後金韃子動手,朱由檢是讚成此等看法的,如今的情況是一樣的,他必須首先解決內部的問題。

當然,後金韃子言而無信,曾經令朱由檢蒙羞,所以說這次後金韃子前來求和,付出巨大的代價懇請俯首稱臣,朱由檢也是需要仔細思量的,不能夠輕易做出來決定,若是這件事情遭遇到朝中文武大臣的反對,後果一定嚴重。

不得不說皇太極睿智,通過隻言片語的情報,分析到了大明朝廷的情況,所以做出來這樣的決定,也不得不說朱由檢內心的無奈,明明這次的談判,有可能是後金韃子想著休養生息,卻還是要支持這樣的做法,這一切歸根到底,都是牽涉到權力和利益。

內閣所有的大臣都來到了養心殿。

朱由檢決定,還是首先在內閣統一意見,這樣後麵的事情才好進行,否則朝廷裏麵的大臣,冒死進諫,就是不同意後金韃子俯首稱臣,他也不能夠強行推進和談的。

當然了,朱由檢對周延儒的看法是有著很大改變的,認為周延儒不愧是前任的內閣首輔,明白朝廷裏麵什麽事情是最為重要的,能夠抓住時機,促成機會的形成。

內閣的組成,也是有些意思的,陳新甲是不用說了,絕對忠於皇權,錢謙益說不定,內心肯定是有小九九的,因為以前的一些事情,錢謙益與周延儒和溫體仁之間,早就存在矛盾,如今也不可能完全緩和關係,楊嗣昌與周延儒更是不可能親密無間,劉宇亮曆來都是獨來獨往,蘇天成就不用說了,僅僅是掛名,這就令內閣不可能齊心協力,誰也不要想著獨大,如此的局麵,保證了大權握在朱由檢的手裏,對於這樣的內閣,朱由檢是完全放心的。

皇太極的親筆信,所有的內閣大臣都看過了。

朱由檢終於開口了。

“諸位愛卿,你們是內閣大學士,決定朝廷大事,朕今日召集你們,就是想著商議一下後金求和的事宜,朕不想做過多的解釋,以前的事情,不要提及了,你們就本著信函裏麵說到的事情,商議一下,拿出來意見。”

朱由檢的意思,很是明確了,其實就是讚成後金的求和,不要提上一次的求和,不要根據上一次求和的後果來否定這一次的求和。

朱由檢的話剛剛說完,周延儒就開口了。

“皇上,臣以為,這次可以應允後金韃子的求和,皇太極在信函裏麵明確了誠意,願意恢複建州衛的設置,願意去掉帝號,願意讓兒子到京城來為質,這說明後金韃子的確是俯首稱臣了,有了具體的動作了,臣還有建議,恢複建州衛的建製,朝廷要派出大臣,到建州衛去管轄事宜,這樣才是真正的控製建州。臣也知道,後金韃子野心不死,不過他們既然俯首稱臣,朝廷就可以利用一切的有利條件,打壓後金韃子的實力,後金韃子若是不服氣,朝廷就再次進剿,令後金韃子不敢隨意動彈。”

周延儒說話的聲音本來就很大,聲音也是很洪亮的,此番話語說出來,冠冕堂皇,不過他還沒有說完,想要讓諸多的內閣大臣服氣,僅僅是這樣一些理由,那是不行的。

“臣也是為我大明子民考慮的,加征遼餉,增加了百姓的很多負擔,這些年的征伐,更是另老百姓苦不堪言,臣多次見到皇上擔憂,焦慮百姓吃不飽穿不暖,如今後金韃子臣服了,朝廷的消耗自然減少了,皇上也可以更加的關注百姓的生活,讓我大明百姓真正過上好日子啊,臣是不讚成征伐的,故而臣堅決支持議和。”

朱由檢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周延儒說的很好,簡直是無懈可擊,看來這次的和談,應該沒有多大的問題了,可惜朱由檢沒有注意到楊嗣昌的神情。

楊嗣昌很清楚,皇上是想著和談的,那樣就能夠轉移注意力,全力對付蘇天成了,可楊嗣昌更加的明白,這其實就是後金韃子願意達到的目標,這隻能夠說明皇太極的老謀深算,說明蘇天成看清楚了一切,說明皇上的迫不及待和不成熟。

身為內閣首輔,有些話楊嗣昌必須要說出來,否則一旦和談的事情開始了,形成了嚴重後果了,他就是千古罪人,責任還是由他主要承擔的。而且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就是,自己背負了罪名,灰溜溜離開,甚至是關進了大牢裏麵,周延儒很有可能摘桃子,成為內閣首輔。

哪怕是不做這個內閣首輔了,楊嗣昌也要說出來自身的認識。

就在皇上準備開口說話的時候,楊嗣昌開口了。

“皇上,臣不同意周大人的觀點,臣認為這次的和談,同樣是皇太極的陰謀。”

朱由檢皺著眉頭,硬生生的將準備說的話壓回去了,但內心是很不爽的,臉色也變了。

楊嗣昌沒有顧及到皇上臉色的變化,他對著周延儒開口了。

“既然周大人認為這次的和談是可行的,後金韃子是真正臣服的,就算是皇太極有什麽陰謀,朝廷也是能夠想辦法破解的,那本官有幾個問題,想著請周大人回答,若是周大人有了令本官心服口服的回答,本官也就讚成與後金韃子的和談。”

周延儒點點頭,臉上充滿了自信,甚至沒有開口回答,在辯論方麵,雖然楊嗣昌是內閣首輔,但和他這個經驗豐富的前任內閣首輔比較起來,還是有差距的。

“第一個問題,後金韃子當初騎兵造反的時候,有多少的軍士,如今有多少的軍士。”

“後金韃子造反是在萬曆四十六年,當初的努爾哈赤騎兵造反,後金韃子不過萬餘人,至於說如今,估計在三十萬人左右吧。”

“周大人說的不錯,努爾哈赤萬曆四十六年造反,當時兵力總數不足兩萬人,至於說如今的兵力,周大人說的恐怕有一些偏差,蓋州之戰和遼東之戰,後金韃子損失十餘萬人,兵力不足三十萬人了,但周大人忽略了蒙八旗,算是蒙八旗,後金的總兵力,應該在四十萬左右,這不是小數目。”

“就算是如此吧,不知道楊大人想著說明什麽問題。”

“本官的第二個問題,從萬曆四十六年至今,不過二十餘年的時間,後金韃子占據了我大明的多少地方,兵力的發展速度是如何的。”

周延儒的臉色有些變化了,楊嗣昌的意思很明確了,後金韃子發展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得到了蒙古部落的支持,若是相信後金韃子的議和,不要多長的時間,休養生息的後金韃子,會以更快的速度發展。

“周大人不說,那本官就說了,努爾哈赤原來在建州衛所屬的蘇克素護部赫圖阿拉城,距離沈陽有千裏之遙,不過二十餘年的時間,後金韃子占據了我大明所屬的千裏沃土,至於說後金韃子的兵力,若不是這次遼東與蓋州的慘敗,二十餘年的時間,兵力發展近三十倍,這是什麽樣的概念,也就是說後金韃子每年增加的兵力,都是在以萬計的增加,擴充的地方以百裏計算,由此可見後金韃子發展的速度,說到這裏,本官就要問周大人了,後金韃子臣服我大明朝廷,說出來了交出軍隊嗎,說出來了從此不組建自身的軍隊嗎,既然臣服我大明朝廷了,皇太極為什麽不能夠到朝廷來,皇上聖明,可以讓皇太極在朝廷裏麵為官啊,包括那個所謂的皇太子豪格,同樣可以在朝廷裏麵為官,甚至朝廷可以考慮到部分的滿人權貴啊,皇上,臣以為,皇太極若是答應了這些條件,臣完全同意和談。”

周延儒的臉色終於變化了,楊嗣昌說到的這些事情,他也詢問過賈基涵,但賈基涵含糊過去了,這也令周延儒明白了,皇太極所謂的臣服,是有條件的,絕不是完全的臣服,一定程度上說,皇太極還是要完全保留自身實力的,隻不過因為考慮皇上的憂慮,周延儒才讚成和談的,至少在解決了蘇天成的問題之後,再來對後金韃子發起大規模的進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