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審烜到京城的時間不是很長,但特殊的經曆,讓他對朝廷裏麵的事情,看的透透的,諸多的小動作,他是非常清楚的,身為藩王,他一直都是戰戰兢兢,多少年了,要不是蘇天成建議藩王參與到朝政之中,如今他還在山西的太原,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

朱由檢的矛盾心態,朱審烜一樣能夠準確的把握。

從關係上來說,朱審烜應該是要偏向於皇室的,畢竟這是朱家的天下,但父王和自身的遭遇,令朱審烜更加的偏向於蘇天成,當然,這種偏心,不是讓蘇天成推翻大明王朝做皇帝,而是為了蘇天成的安全。蘇天成的功勞太大了,大的讓皇上無法安心了。

成為內閣次輔之後,朱審烜兢兢業業,努力維護皇上的威信,讓皇上掌握足夠大的權力,讓滿朝的文武大臣無法和皇上抗衡,不過做這一切的出發點,都是為了讓蘇天成更加的安全,將來不至於遭受到排擠,甚至是殺身之禍。

但種種的努力,依舊無法徹底讓皇上放心,這是朱審烜最為擔心的事情,一旦蘇天成受到了清算,垮掉的是一大批人,且不說大明是不是能夠繼續穩固的發展,自己也是要受到牽連的,從這方麵出發,朱審烜也是要維護蘇天成的。

朱審烜很少給蘇天成說到朝廷之中的問題,譬如說某些給事中和禦史,依舊在彈劾蘇天成,盡管蘇天成已經是內閣大臣,帶領大軍在外征伐,不斷的清除威脅大明朝廷的危險。處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朱審烜感覺到很累。

在陝西擔任巡撫的那段時間,是朱審烜最為舒心的日子,不管朝廷裏麵的爭鬥,一心一意的治理好陝西,可進入到京城,成為內閣次輔,權力大了很多的,反而不自在了。

大明王朝的問題依舊是很多的,譬如說南方,沒有多大的變化,和以前是差不多的,這也是因為蘇天成在南方的時候,僅僅是江寧縣的知縣,沒有多大的影響力,整個的南方,還是按照以前的步驟行事,加之南方沒有遭遇多少的戰火,諸多的官吏,很是滿足於現狀,更大的問題是,朝中的大臣,絕大部分都是南方的,在很多的事情上麵,自然是偏向於南方的。

隨著北方的穩固,這些年以來,發展的速度是很快的,不比南方差多少了,而北方的發展,還是得益於蘇天成推行的一些政策,表現最為明顯的就是陝西,陝西以前是流寇發源地和動蕩最為厲害的地方,也是最為貧困的地方之一,可剿滅流寇之後,因為推行了讓利於老百姓的政策,發展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加之蘇天成注重商賈,靠著商貿的發展,來帶動其他方麵的發展,這種絕不會為朝廷認可的發展路徑,帶來的效果是輝煌的。

登州、萊州和青州的發展,朱審烜也有耳聞,一些奔波登州和京城等地的商賈,認為登州等地的繁華,甚至超過了京城,具體情況是不是這樣,朱審烜沒有專門去考證,但他相信這樣的情況,蘇天成有這樣的能力,能夠將陝西建設好,更不用說登州等地方了。

蘇天成立下如此巨大的功勞,但總是遭遇到猜忌,彈劾的奏折沒有斷過,這裏麵有著深層次的原因,蘇天成提高了商賈的地位,為朝中大臣所不容,可最為關鍵的原因,還是皇上的態度,隻要皇上不駁斥這樣的行為,那就會有大臣繼續彈劾。

朱審烜一直都是為了大局考慮的,大明王朝離不開蘇天成,不客氣的說,離開了蘇天成,恐怕沒有誰能夠剿滅後金韃子,能夠征服草原,能夠拿下台灣,估計也是這樣的原因,皇上就算是對蘇天成充滿了戒心,也不可能采取什麽行動的。

可這種局麵,究竟能夠維持多長的時間,朱審烜不知道,也是充滿擔憂的。

在思考了很長時間之後,朱審烜終於做出了決定,將這些情況,完全告知蘇天成,他和蘇天成之間的特殊關係,也讓他必須要這麽做。

至於說如何解決其中的問題,朱審烜沒有想到很好的辦法,也提不出來具體的解決辦法,他相信蘇天成接到信函之後,能夠拿出最好的辦法來的,蘇天成曾經遭遇了那麽多的困難,不是都一一克服了。

寫好了信函,朱審烜沒有直接送出去,他將信函交給了蘇平陽,他相信蘇平陽是能夠將這份至關重要的信函,交給蘇天成的。朝廷裏麵的錦衣衛和東廠的番子,是非常厲害的,稍微不注意,這份信函落入了錦衣衛和東廠番子的手裏,問題就麻煩了。

楊嗣昌的想法也很複雜,一方麵他作為內閣首輔,權勢是不能夠和以前的內閣首輔比較的,這多多少少令人憋氣,千辛萬苦成為了內閣首輔,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惜沒有充足的權勢,朝廷之中的大事情,基本都是皇上拿主意,這和以前的區別太大,另外一個方麵,大明各地漸漸的開始平穩,以至於諸多的官吏,忘記了前些年的事情,以為天下無憂了,就算是大明朝遭遇外來的襲擊和進攻了,也有蘇天成去對付,奇怪的是,這些官吏想著蘇天成去對付,卻對蘇天成掌握了太多的軍隊,表示出來了憂慮。

這不是什麽好的局麵,其實大明朝遠遠沒有到高枕無憂的時候。

老百姓的生活還不是很好,豐衣足食談不上,就算是南方的富庶之地,老百姓的日子依舊不好過,派出去的巡按反饋回來的情況,北方的老百姓,日子比南方的還要強一些了,這在幾年前,是不可能想象的。

蘇天成的能力,楊嗣昌是完全認可的,內心高傲的楊嗣昌,對蘇天成也是心悅誠服,人家那麽的年輕,卻建立了常人不可能建立的功勳,不到三十歲就成為內閣大臣,這樣的高度,恐怕不會有第二人達到了。

可功勞越大,問題也就越大,曆史就是這樣,誰也不能夠避免。

朝廷的一些彈劾的奏折,楊嗣昌是很清楚的,在這件事情上麵,他很是矛盾,蘇天成的有些做法,他並不讚同,譬如說讓藩王以及藩王世子進入朝廷,讓藩王的子弟能夠參加科舉考試,盡力鞏固皇權等等,但楊嗣昌不得不承認,蘇天成推行的政策,都是成功的,都是能夠促進大明強盛的。

楊嗣昌不是小肚雞腸的人,更不是奸臣,盡管對蘇天成的有些做法不是很讚同,但絕不會否定蘇天成的功勞。

一段時間以來,楊嗣昌一直想著和朱審烜好好談談。

朱審烜的身份很**,是朱審馨的親哥哥,與蘇天成之間的關係非同一般,但也是晉王,是大明的皇室宗親,朱審烜剛剛進入內閣的時候,楊嗣昌是非常注意觀察的,看看朱審烜究竟是采取什麽樣的態度。

一段時間的觀察,楊嗣昌認為,朱審烜有著很不錯的能力,也知道如何處理好關係。

楊嗣昌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和朱審烜好好談談,不管今後發展的局麵如何,如今必須要保持穩定,至少蘇天成在外辛辛苦苦的征伐,付出了艱辛的努力,但不能夠因為朝廷裏麵的一些破事,影響了蘇天成的心情。

今日在養心殿的討論,楊嗣昌感覺到窩火,這麽簡單的事情,為什麽還要討論,這裏麵的道理再簡單不過了,後金韃子的談判,磨磨唧唧,總是提出來這樣那樣的條件,有些條件根本就是不能夠忍受的,好幾次楊嗣昌都想著終止談判了,認為後金韃子沒有誠意,可皇上沒有表態,楊嗣昌也不能夠隨意的終止談判。

有些時候,楊嗣昌也想著,讓蘇天成回到京城來,讓洪承疇帶領大軍征伐,可遼東曾經出現的情況,讓楊嗣昌覺得,這樣的決定不是很明智,陳新甲擔任了遼東巡撫,有了錢謙益的配合,采取了排斥江寧營的態勢,結果遭遇了慘重的失敗,要是蘇天成還在遼東,這樣的事情,就不可能發生的。

換位思考,楊嗣昌是非常擔心的,蘇天成掌握了大明所有的精銳軍隊,要是真的出現了什麽變故,蘇天成想著自立為王,恐怕才是大明朝最大的災難了。

休沐之後,楊嗣昌特意去拜訪朱審烜。

內閣首輔拜訪內閣次輔,這也是很少見的事情,至少有些不恰當,要說拜訪,應該是朱審烜去拜訪他楊嗣昌,可想著諸多事情的楊嗣昌,也管不了那麽多了。

到了朱審烜的府邸,楊嗣昌感覺到,朱審烜沒有表現出來特別的詫異,好像知道自己要來一樣。

這一夜,兩人說到了很多的事情,主要都是牽涉到蘇天成的,兩人的話語,從淺顯的方麵,逐漸的深入,從大明朝的未來角度出發,從顧全大局的角度出發,談到了朝廷對待蘇天成的態度,包括皇上應該是什麽樣的態度。

離開朱審烜府邸的時候,楊嗣昌是有些高興的,他認為,內閣首輔與內閣次輔完全統一了意見,今後的很多事情,就好處理了。

(感謝讀者大大的支持,年底了,事情很多,所以更新有些不穩定了,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很多的讀者大大,提出了寶貴的意見,我是非常重視的,這些意見,盡管在本書之中,不一定能夠得到表現,但在下一本書裏麵,一定會注意的,有讀者大大的支持,我就有足夠的動力,就能夠堅持下去,不管成績如何,我都會堅持的,拜謝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