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來到遼東的時候,唐海泰是非常不情願的,南京和京城是多繁華的地方,吃喝玩樂,要什麽有什麽,而且自己還有充足的來源,福建的鄭芝龍,要和大伯唐世濟搞好關係,每年送來的金銀財寶,足夠花銷了,偏偏唐世濟要求他到遼東,這裏是人見人怕的地方,雖說蘇天成擔任了薊遼督師,將遼東穩定下來了,可誰都知道,遼東總是前線,朝廷和後金的戰鬥總是要爆發的,就看是什麽時間了。

不過一段時間過去之後,唐海泰開始體會到這裏麵的好處了,陳新甲對他很是照顧,不少的事情都安排他做,這樣和下麵的官吏以及軍官的接觸是很多的,人家都知道他的身份,也知道他是有著光明前途的,這樣的氛圍之下,聽到的好話多了,唐海泰開始追逐權力了,從一個就知道吃喝玩樂的公子哥,開始轉變了。

這種轉變,不能夠說是壞事情,可惜唐海泰的心術不是很正,他追求權力,主要還是衝著銀子去的,銀子這東西越多越好,沒有誰會嫌棄的,再說了,寧遠城也不錯,商賈很多,酒樓青樓茶樓是一應俱全的,在這裏,有銀子一樣能夠瀟灑。

但接著的一件事情,對唐海泰的打擊是很大的,那就是鄭芝龍被調到都察院去了,福建泉州的一切事宜,好像都是蘇天成直接接手了,這意味著,唐海泰將要失去很大一筆的收入,鄭芝龍不可能直接給他送銀子了。

對於蘇天成,唐海泰是又懼又怕,盡管說有唐世濟罩著,但他很清楚。自己是沒有能力和蘇天成抗衡的,以前的事情發生了,不可能挽回了,好在自己來到遼東之後,蘇天成不管這裏的事情了。也管不到這裏的事情了,所以說,唐海泰的目的,就是要降低蘇天成在遼東的影響,甚至讓蘇天成在遼東沒有了絲毫的作用,那樣他才能夠高枕無憂。

在遼東的時間稍微長一些了。唐海泰發現了,陳新甲所做的很多事情,其實就是在削弱蘇天成的影響力,這是很合乎他的要求的,於是,唐海泰做事情更加的積極。圍繞這陳新甲的決定辦事情,這樣令他漸漸得到了陳新甲的信任了。

在官場上的時間長了,唐海泰也不完全是草包,他不需要操心決策的事情,一切都有陳新甲來指揮,自己隻要按照要求,將事情盡量辦的圓滿。那就完成任務了。

隨著遼東局勢的發展,漸漸地,唐海泰感覺到,在處理有些事情的時候,陳新甲偶爾也詢問一下他的意見了,麵對這樣的局麵,唐海泰沒有多少的準備,總是說一切按照陳新甲的要求來做,這就是傻人有傻福,他的這些行為。令陳新甲更加的信任了。

慢慢的,唐海泰開始思考一些問題了,譬如說如何擺設江寧營的事情,江寧營都指揮使洪承疇,一直都是很傲氣的。也是單獨指揮江寧營的,這樣的事情,肯定是不行的,陳新甲是遼東巡撫,決定遼東的一切事情,洪承疇就應該要服從陳新甲的調遣,交出來江寧營的指揮權,為了這件事情,唐海泰也試探著在陳新甲的麵前說起了,但陳新甲總是搖頭,一副很為難的樣子,這令唐海泰清醒了一些,遼東若是不出現什麽變故,恐怕陳新甲難以掌控江寧營,畢竟蘇天成還是薊遼督師。

唐海泰轉變了方向,開始處處為洪承疇製造難題了,他是巡撫衙門的知事,與下麵的接觸很多,每次和眾人議論的時候,唐海泰都假裝抱怨,說什麽江寧營驍勇,說什麽陳大人對此很是讚譽,如此驍勇的軍隊,在遼東一定是備受重視的,待遇也是不一樣的。

眾人聽到這些話之後,表麵上沒有什麽,但內心是有些看法的,遼東好長一段時間,沒有經曆過戰事了,可江寧營的軍餉依舊是那麽高,憑什麽大家都是守在遼東的,江寧營將士的軍餉就是要高一些,至於說朝廷沒有拿出來這筆銀子,那也不能夠說誰會掙錢,誰就多拿啊,要是這樣,邊軍都可以去想辦法賺錢了。

暗流在遼東湧動,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江寧營慢慢開始受到孤立了,從開始的功勳隊伍,成為了眾人羨慕嫉妒恨的對象了。

秋收之後,陳新甲控製了邊軍和榆林營,慢慢開始改變一些政策,譬如說賦稅方麵的規定,就明確提出來了,以前征收的賦稅太低了,遼東是邊關,一切都要以軍事為重,將農業賦稅提到了百分之三十,為了邊關的穩定,對於前來投奔的漢人,開始拒絕了,擔心這些人之中,出現大量的奸細等等。

表麵看,陳新甲做出來的決定,都是正確的,的確有一些投奔過來的漢人,暗地裏給後金送去情報,包括關寧錦防線的兵力部署等等,被發現了好幾次,遼東駐紮有大量的軍士,糧草是最為重要的,肯定要盡量多的征收,非常時期,軍隊甚至可以直接征收軍糧,如今不過是加了一些賦稅,老百姓有什麽話說。

到了年底,陳新甲加快了調整的步伐,以前蘇天成在這裏確定的不少事宜,都被否定了,譬如說準備在大淩河城與山海關開設專門的商鋪等事宜,陳新甲認為,大淩河城與山海關的軍事地位太重要了,不應該設立商賈,不能夠有非軍事人員進入。

開年之後,從陳新甲的一些表現來看,唐海泰感受到了,遼東有可能要打仗了。

這個時候,唐海泰的心情是特別複雜的,一方麵,他懼怕戰爭,不管怎麽說,自己在巡撫衙門做事情,不可能完全避免戰爭,有些時候,也可能存在生命危險,除非是這個時候,調到京城去,可以完全避免戰爭,遼東本來就是邊關,發生了戰鬥,也不是什麽奇怪的事情,非常正常的,但唐世濟是絕對不會同意的,另外一個方麵,想要升遷,參與到戰鬥之中,又是最好的機會,若是跟隨在陳新甲的左右,能夠打贏戰鬥,朝廷的賞賜是少不了的,自己肯定是能夠得到提拔的。

思前想後,理智還是戰勝了恐懼,唐海泰清楚,自己比較是巡撫衙門的知事,大小也是朝廷的文官,這衝鋒陷陣的事情,與自己是沒有關係的,大不了跟在陳新甲的前後,幫忙傳達一下命令,或者是做一下臨時的參謀,沒有什麽了不起的,遼東駐紮有這麽多的明軍,廝殺是那些軍士的事情。

想明白了這一點之後,唐海泰開始注意局勢的變化了。

臘月和正月的時候,陳新甲開始大量的儲備糧食,這些糧食的來源是三個方麵,一是以前存有的糧食,悉數進行清理,根據軍士的需要,登記造冊,嚴格限製開銷,二是從百姓手裏收購糧食,收購的價格當然是很低的,不可能和市場價格比較,這些收購來的糧食,悉數都存儲在巡撫衙門,三是從外麵調配一部分的糧草,這些肯定是朝廷下旨,從各處調集過來的,正月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除非有特別重大的事情,否則是不會輕易調集糧食的。

這一次的調集糧食,不僅僅是唐海泰,整個的遼東都有些緊張了。

大家的判斷,和唐海泰的判斷是差不多的,盡管說陳新甲隻字未提征伐後金韃子的事情。

正月初十之後,唐海泰也開始忙碌起來了,陳新甲安排了任務,要求他詳細摸清山海關、寧遠、錦州以及大淩河城駐守軍官的軍士的議論,不管是什麽方麵的議論,每日都是要稟報的,收集的重點,牽涉到邊軍和榆林營的軍士。

唐海泰不需要親自下去搜集情況,但有些時候,也是要出門的,下麵自然有人負責收集這些方麵的信息,他的主要任務,就是每日進行必要的總結歸納,稟報給陳新甲。

署理這些情況的時候,唐海泰有了驚人的發現,邊軍和榆林營的將士,鬥誌高昂,也有人議論到攻打後金韃子的事情,總體的認識都是樂觀的,也就是說,從收集到的情況來看,遼東的準備成熟了,完全可以對後金韃子展開攻擊了。

唐海泰多了一個心眼,偶爾也注意一下江寧營的情況,但這方麵的情報,他是得不到的,江寧營的軍規很嚴,將士不準私下裏議論朝廷大事情,隻要按照上麵的要求做事情就行了。

連續稟報了十來天的情況之後,唐海泰發現了,陳新甲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了。

因為掌握了這些情報,也因為自身的分析,唐海泰抓住了時機,在稟報情況的時候,不失時機的提出來建議,既然軍士的鬥誌如此的高昂,那就可以對後金韃子展開大規模的攻擊,收複失地了。

陳新甲聽了唐海泰的建議,非常高興,要求唐海泰在信函中,給唐世濟大人也說說遼東的情況,軍士的鬥誌如此的高昂,應該要抓住機會,給予後金韃子沉重的打擊。(未完待續。。。)T